邮箱
云南网邮箱 云报邮箱
频道头条
您当前的位置:云南网 >> 普洱频道 >> 频道头条 >> 正文
江城:漫山咖啡红 3.6万亩“小金豆”成富民“致富果”
发布时间:2025年11月20日 09:37:06  来源: 江城发布

  原标题:实干兴普 奋勇争先丨江城:漫山咖啡红 3.6万亩“小金豆”成富民“致富果”

  眼下,江城县整董镇和康平镇的咖啡园迎来了集中采摘期,咖啡树枝头缀满鲜果,一派丰收的景象。

图片
图片

  走进整董镇滑石板村修远咖啡专业合作社,工人们穿梭林间,将成熟果实收入竹篮。空气中弥漫着清甜果香,还夹杂着工人们忙碌且欢快的交谈声。

  这片充满生机的咖啡园,是合作社带动周边群众增收的核心基地。从种苗培育到鲜果采摘,再到后续加工,合作社构建起一套成熟的运营体系,让每一颗咖啡果都能实现价值最大化。不远处,一位年轻人时而驻足查看果实成熟度,时而与工人交流技巧——他便是江城县修远咖啡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法人赵杨,这片咖啡园的“掌舵人”。

  赵杨介绍道:“目前,整个合作社有2700多亩咖啡地。今年雨水充沛,光照好,产量较去年有所提高,品质也得到了提升。预计今年咖啡鲜果产量约为2000吨,产值达700万元左右。这几年我们的种植户收益比较可观,每天有20名采摘工人,能采摘约2吨咖啡,日工资大概150元。”

图片
图片

  位于康平镇中平村的江城景兴咖啡坚果有限公司,是当地咖啡产业的核心支柱,在种植端创新推广出了“咖啡+坚果”的套种模式,既提升了土地利用率,又通过作物互补降低了单一种植风险,让每亩土地的综合收益实现翻倍。自成立以来,公司耗资数千万元建成年加工3000吨带壳咖啡豆的现代化生产线,全流程采用标准化工艺与专业检测设备,确保咖啡豆品质稳定。

  “我们在8月下旬采收坚果,产量大约500吨,10月中旬采摘咖啡,产量大约700至800吨。这种套种模式下每年的收入还是比较理想的。”江城景兴咖啡坚果有限公司法人李波说。

  除了景兴咖啡的龙头引领,云南融创实业有限公司打造的“曼箐庄园”700余亩有机咖啡基地也已通过认证,开发出了烘焙豆、挂耳咖啡等全系列产品。目前全县已有3727亩咖啡园获得有机认证,多家企业亮相国际咖啡博览会,“江城咖啡”的品牌影响力持续提升。

图片

  近年来,江城县将咖啡作为特色优势产业培育,形成“公司+基地+科技+农户”的发展模式,目前全县咖啡种植面积稳定在3.6万亩,覆盖五镇两乡,有咖啡企业12个,合作社3个,咖啡种植农户4670户,咖农2万余人。2024年咖啡产量为2631吨,2025年提升至2761吨,同比增长4.7%,预计2026年产量将突破3000吨,增长潜力持续释放。

  江城县茶特中心副主任普志伟说:“下一步,江城县将聚焦产业提质升级,重点推进两大举措,实施中低产咖啡园改造,计划改造面积超1000亩,夯实产能基础;提升产品附加值,力争实现咖啡精品率35%、精深加工率55%的目标,推动产业向高质量发展转型。”

  如今,江城咖啡正加速摆脱单一原料供应的传统模式,稳步向“种植—加工—销售—文旅”融合的全产业链发展模式迈进。一颗颗饱满的“小金豆”不仅香飘四方,更成为边疆群众增收致富的“钱袋子”,为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推动乡村全面振兴注入持久动能,让边疆地区的发展底色更浓、群众的幸福感更实。(韦沿竹 谢诗仪 普东杰 王家兵 王耀萱 梁家强)

责任编辑:官媛敏
关注云南发布
关注云南网微信
关注云南网微博
新闻爆料热线:0871-64160447 64156165 投稿邮箱:ynwbjzx@163.com
云南网简介 |  服务合作 |  广告报价 |  联系方式 |  中央厨房 |  网站声明
滇ICP备08000875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3120170002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2511600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滇)字 04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号:(云)字第00093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滇B2-20090008 ® yunnan.cn All Rights Reserved since 2003.08
未经云南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
24小时网站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871-64166935;举报邮箱: jubao@yunnan.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