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澜沧县民政局:以精准救助筑牢民族团结进步基石
近年来,澜沧县民政局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将社会救助作为凝聚民族情感、增进民生福祉的重要抓手,通过政策扩围、服务提速、资源整合等一系列务实举措,切实兜牢民生底线,有效提升各族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政策扩围,织密社会保障网
县民政局坚持“凡困必帮、应救尽救”原则,确保救助政策能够精准惠及每一位需要帮助的群众。重点关注“三无”人员、残障人士、重病患者等特殊群体,推动社会救助从“人找政策”到“政策找人”的转变。截至2025年8月,全县城乡低保对象达47916人,累计发放低保金11236.66万元;特困供养对象2406人,累计发放特困金2019.43万元,切实做到弱有所扶、难有所帮、困有所助。
主动发现,构建快速响应链
面对各族群众突发性、临时性生活困难,建立“县—乡—村”三级联动主动发现机制,依托民政专干、驻村工作队、村级协理员等力量,定期走访民族村寨,动态摸排医疗、教育、灾害等方面的急难情况,实现从“被动求助”到“主动服务”的转变。同步开通临时救助“绿色通道”,简化流程、压缩时限,确保救助及时到位。截至2025年8月,全县已累计实施临时救助2222人次,发放救助金755.46万元。
资源整合,提升服务温暖度
县民政局积极联动县委统战部(县民宗局)、县卫生健康局、县医疗保障局、县教育体育局等部门,实现信息共享、资源联动。在医疗救助中尊重和融入民族医药,在教育帮扶中持续关注各族学生助学情况,在产业扶持中注重民族特色资源开发,实现从“单一输血”到“多元造血”的拓展。同时,通过开展“双语”政策宣讲、民族节庆宣传及入户走访解读等活动,提升政策知晓率,让社会救助服务更接地气、更暖人心。(黄斯娴 石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