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区动态
您当前的位置:云南网 >> 普洱频道 >> 县区动态 >> 正文
大学生变新茶农 青春逐梦茶山间
发布时间:2025年07月14日 11:30:50  来源: 云南网

  在云南省普洱市景东彝族自治县大街镇塘坊村,层层叠叠的茶山云雾缭绕,一位戴着黑框眼镜、说话带着书卷气的年轻人正举着手机穿梭在茶园里。“家人们看,这是我们高山茶园的春芽,一芽两叶,做红茶甜润,做绿茶鲜爽!”抖音直播间里,00后大学毕业生普明观熟练地向全国网友介绍茶叶。 

  2024年夏天,从云南农业大学茶学专业毕业的普明观带着“让家乡茶叶走出大山”的梦想,回到从小长大的大街镇塘坊村创业卖茶。“咱茶山不缺好原料,缺的是懂技术、会营销的年轻人。”他怀揣着一颗筑梦家乡的赤子之心,带着父辈的期望和课本里的知识,一头扎进乡村振兴的大潮。 

  普明观的父母都是当地的老茶农,一辈子守着10余亩茶园,却总为销路发愁。“我爸炒茶是一把好手,但只会等茶贩上门压价。”普明观发现,家乡茶叶品质虽好,但加工粗放、品牌薄弱。于是,他决定返乡创业,利用专业知识改变现状。

  说干就干,创业第一件事就是将自家的制茶作坊进行升级改造,重新梳理了工艺流程,完善了加工设备,一切准备就绪,接下来便是茶叶制作以及寻找营销渠道。一开始普明观就遇到了难题,小作坊规模小、销售渠道窄,根本挤不进传统渠道。后来,他尝试自己拍短视频,用抖音直播带货。没有专业设备,就用三脚架固定手机;不会话术,就拿出毕业论文答辩的劲头讲解茶叶知识。第一次直播人气惨淡,镜头对着自家制作的茶拍了1个多小时,只有5个观众,还都是亲戚。但他并未放弃,而是开始自学脚本创作、视频剪辑,将自己采茶的日常、制茶的过程、生活的碎碎念做成短视频,幽默诙谐的语气,朴实接地气的风格很快就受到人们的关注,账号最火的一条视频播放量高达23万。 

  粉丝基础有了,茶叶品种也得跟上。“咱大学生回乡不是躺平,是把论文写在土地上。”他利用大学期间所学的多种制茶技术,扩展了自家的制茶品种,在茶叶中加入橄榄、糯米叶、玫瑰花来获得更加丰富的口感和独特的味觉体验。同时,他还针对年轻人创新研发了“香橼绿茶”,将香橼叶融入绿茶中,冲泡时如花朵绽放,芳香扑鼻,具有止咳化痰、理气解郁的功效,备受年轻人的喜爱。为了保证茶叶的品质,普明观按照高于市场价一倍的价格保底收购周边农户的鲜叶,茶农每日清晨采摘鲜叶,当日下午即可在茶叶初制所完成称重结算,实现“现采现卖”。 

  现如今,普明观已经将自家的茶叶品种扩展到了烘青、白茶、红茶、白毫银针等十余种,产品远销全国各地,一年可实现营业收入10余万元。他的茶叶作坊有了固定“茶友圈”,很多老师、同学、朋友都成了回头客。“我的梦想就是将自己的茶叶初制所做大做强,一步一步升级为茶叶加工厂,争取再多收几户农户的鲜叶,带领乡亲们共同致富。”窗外,暮色已笼罩茶山,唯有初制所的灯光依然明亮,像黑夜中倔强的萤火。烘干机的轰鸣渐渐平息,取而代之的是茶叶冷却时“簌簌”的私语,仿佛在诉说这个年轻人与茶的故事,才刚刚翻开新的篇章,这位00后“新农人”用知识打破“茶贱伤农”的困局,在茶叶之乡写下属于自己的青春注脚。 

  云南网通讯员 陈珊珊 袁俊骑

责任编辑:官媛敏
关注云南发布
关注云南网微信
关注云南网微博
新闻爆料热线:0871-64160447 64156165 投稿邮箱:ynwbjzx@163.com
云南网简介 |  服务合作 |  广告报价 |  联系方式 |  中央厨房 |  网站声明
滇ICP备08000875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3120170002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2511600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滇)字 04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号:(云)字第00093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滇B2-20090008 ® yunnan.cn All Rights Reserved since 2003.08
未经云南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
24小时网站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871-64166935;举报邮箱: jubao@yunnan.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