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江城:“1262”机制串联防汛力量 全力织密民生安全网
入汛以来,江城县经历了多轮强降雨过程,面对严峻汛情,“1262”预警响应联动机制像一条纽带将各级防汛力量凝聚在一起。从隐患排查到预警发布,从宣传引导到应急值守,每个环节都严格遵循机制要求高效运转,共同守护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一场突如其来的强降雨刚过,勐烈镇桥头村的村干部和驻村工作队员踩着积水,深一脚浅一脚地穿梭在农户家中,逐项排查房屋墙体、排水设施等灾害隐患点,反复叮嘱住在山谷溪流周边的农户提高警惕、加固门窗,时刻关注水情变化。
江城县勐烈镇桥头村党总支书记杨六英介绍说:“桥头村‘两委’班子分别挂钩村内各个小组,在接到预警信息的第一时间把它发到村里的各个小组群,随后转发到各个网格,与此同时,我们召集组干部和党员入户排查,如果有险情大家会迅速将群众转移到安全地带。”
在勐烈镇大新村,自然资源所工作人员和村干部正在对地质灾害点进行拉网式排查,一旦发现坡体裂缝加宽、排水沟堵塞等隐患便第一时间组织整改。排查间隙,他们向村民发放明白卡,详细讲解滑坡前兆识别、应急逃生路线等知识,帮助村民在遇险时能科学应对、快速避险。
为筑牢防汛安全线,勐烈镇强化多环节防控,要求各灾害隐患点监测员严格落实24小时值班值守制度,做好全天候巡查,镇村两级组建的应急救援队伍也时刻保持待命状态,全力确保汛情早发现、快处置。
江城县勐烈镇副镇长何彦红说:“在降雨防范应对工作中,我们紧盯隐患区域开展动态监测,累计发放200余份明白卡,严格执行‘1262’预警响应联动机制,确保预警信息第一时间到村(社区)、到组、到各隐患点。”
在江城县气象局的办公楼里电子屏幕上实时更新着全县的降雨数据和卫星云图变化。作为“1262”预警机制中的“千里眼”,气象局为防汛工作提供了精准的气象保障。
“进入雨季以来,我们实时做好天气监测,通过电话、微信、邮件、应急广播大喇叭等渠道及时发布预报预警信息,常态化加强与应急、水务等部门的联动会商,共同做好地质灾害、洪涝、城镇内涝的防范工作。”江城县气象局副局长张定山说。
截至目前,全县累计发布各类信息280期,启动防汛Ⅳ级应急响应4次,提级Ⅲ级响应1次。通过“1262”预警响应联动机制叫应乡(镇)121次、调度13次,组织危险区域71户257名群众实施转移避险。下一步,江城县将继续秉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的理念,加强监测预警、隐患排查和物资储备,筑牢汛期安全防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