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区动态
您当前的位置:云南网 >> 普洱频道 >> 县区动态 >> 正文
景东:“老茶农”领航,茶农喜获“新钱景”
发布时间:2025年05月08日 10:40:57  来源: 云南网

  在景东彝族自治县林街乡的金鼎山古茶林里,漫山遍野的古茶吐露新芽,茶农们穿梭其中,熟练地采摘新一轮春茶,脸上洋溢着丰收的喜悦,而这生机勃勃的景象背后,离不开一个人的努力,他就是金鼎山茶农致富路上的领路人——赵雷。

  赵雷一位深耕茶产业领域二十余载的大唐贡茶制作技艺县级传承人,他深知金鼎山——磨刀河为核心的古茶林品质优良,当地茶农们却守着古茶树,也难以靠茶叶获得丰厚收入,为改变这一现状,赵雷通过多方走访调研,决定将自己的茶叶加工场落地于林街乡磨刀河,以种植、采摘、收购到制作的标准化生产为基础,同时创立自己的产业品牌,创新推出“租赁+返聘”的模式,将500余亩古茶树实行“承包制”标准化管理,让这片承载着岁月韵味的古茶焕发全新生机。 

  老班丁创始人赵雷说:“我们现在是有几种模式,就是茶农把茶树租给我们,我们来替他管理茶树,我们自己请工人来采摘,他可以去管理另外一部分茶树或者说是给我们做工,以这种方式就是带动老百姓一起一起共同致富。” 

  家住景东县林街乡丁帕村的茶农高立荣,就是赵雷茶产业发展受益者之一,通过租茶树+打工的方式,大大提高了自家的年收入。 

  高立荣说:“我家有一些古树茶,千年古树茶,包给老班丁每年一万多块的收入,租了10年,现在我来老班丁这里打工,主要负责生产茶叶这一块,每月工资七八千元,收入还是可观的。”  

  截至目前,赵雷累计培育新型职业茶农100余户,开展技能培训达50场次,带动400余人就业,其中,有20余户茶农年均收入突破3万元,最高者达8万元。有了良好的群众基础,提升茶叶品质成为产业发展的核心。赵雷经过多年深耕钻研发现,采用自然晾晒工艺能最大程度激发茶叶的醇厚口感。考虑到无量山高海拔、雨水充沛的特殊地理气候条件,为确保茶叶品质,团队决定将生产重心聚焦于春茶,精准把控每一片茶叶的品质,不断拓宽茶叶销售的渠道。 

  赵雷告诉记者:“我们的销售主要还是以中高端客户为主的客户,以北京、广州、上海、广西、福建的客户为主,销售量的话,正常的一年就是可能几吨茶,大部分还是以订单生产为主,因为以订单生产为主的话,茶农的收入就相对会比较稳定。” 

  对于拥有26.54万亩茶园的景东彝族自治县而言,正是有了赵雷这样敢想敢干、勇于担当的致富带头人,景东茶叶才能在品牌化、产业化的道路上一路高歌猛进,为景东县的经济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活力,也为乡村振兴绘就了一幅绚丽多彩的画卷。 

  云南网通讯员 周李芹 周芸 杨朝虎  

责任编辑:官媛敏
关注云南发布
关注云南网微信
关注云南网微博
新闻爆料热线:0871-64160447 64156165 投稿邮箱:ynwbjzx@163.com
云南网简介 |  服务合作 |  广告报价 |  联系方式 |  中央厨房 |  网站声明
滇ICP备08000875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3120170002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2511600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滇)字 04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号:(云)字第00093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滇B2-20090008 ® yunnan.cn All Rights Reserved since 2003.08
未经云南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
24小时网站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871-64166935;举报邮箱: jubao@yunnan.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