频道头条
您当前的位置:云南网 >> 普洱频道 >> 频道头条 >> 正文
景东:以“分”为引,催生乡村治理“带头人”
发布时间:2025年04月16日 14:12:00  来源: 云南网

  为破解基层治理难题,充分释放乡村发展活力,普洱市景东彝族自治县积极推行“积分奖励”管理制度,将村民的日常行为转化为可量化、可兑换的奖励机制,有效激活乡村治理的“神经末梢”,推动乡村建设从“要我干”向“我要干”转变,同时也涌现了一批有担当、有作为的“带头人”。 

  走进景东县文龙镇三岔河村平掌小组,一条崭新的产业路映入眼帘,它绵延2公里,改写了该小组的产业发展轨迹。多年来,蜿蜒崎岖的山路不变的交通,让道路周边近200亩山地处于半荒废状态,作为小组长的李景贵看在眼里急在心里。 

  李景贵说:“以前百姓要背一两公里的路程,不是说农作物种不出来,是种出来以后背不动。” 

  为彻底改变农产品依靠肩挑背扛的运输困境,李景贵不辞辛劳,多次与村“两委”和群众商讨对策,最终,在众人齐心协力下,一条承载着希望的道路顺利修成。如今,产业路的建成让运输难题迎刃而解,群众也纷纷投入到产业发展浪潮中,这条产业路,真正成了带动农业增收、推动产业发展的致富路。 

  李景贵激动地说:“现在路拓宽了,有车的自己去拉,没有车的摩托车拉,以前十天才能做的事情,现在两天就完成了,如果是自己不想种的,都是租给别人种甘蔗,种烤烟,自己又去打工,(路修通)对产业发展,农业增收都有不少好处。” 

  在三岔河村的另一个小组下卢库小组,一项规模达400余亩土地的国土优化整治工作正开展得热火朝天。记者看到,下卢库小组组长罗朝美正与施工方紧密对接,争分夺秒,只为能按时完成整治任务。然而,尽管她全力以赴,却仍面临部分群众的误解与不支持。

  罗朝美告诉记者:“有的时候真的是做了很多事情农户都不能理解,我们的工资也不算多,但是有些时候哭都没有眼泪,像这种积分奖励办法,还是很好,自己做的事情还是得到了肯定,心里面很欣慰,下一步还是想继续带着农户发展好产业,走好致富的路。” 

  罗朝美所说的积分奖励就是今年景东县为提升基层治理而实施的“积分奖励”制度,该制度将村民参与公共事务、文明行为、产业发展等转化为量化积分,以物质奖励调动群众积极性,逐步形成“共建共治共享”的乡村治理新格局。 

  据景东县文龙镇三岔河村副主任张仕颖介绍:“2025年第一季度积分奖励制度评出了优秀队员1名,优秀副队长2名,优秀队员6名,优秀家庭成员2名,共涉及积分5330元,积分的兑付方式是每积1分就兑付1元,用现金或者等价的物质方式来兑付,每年我们从村集体经济里面拿出两万元作为奖励资金,通过积分奖励的方式,带动我们所有的村民加入我们基层治理工作中来”。 

  从一个人到一个村,让“旁观者”变成“参与者”“参与者”成了“带头人”,他们汇聚成推动文龙镇基础治理的强大力量,也让村民看到党组织在乡村治理中的引领作用。

  景东县文龙镇党委副书记罗梅艳表示:“下一步,文龙镇将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充分发挥村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加强基层治理队伍的管理与培训提升服务能力,通过盘活土地资源,统一流转土地发展茶叶,核桃,烤烟等传统产业的同时,大力发展木瓜、香橼、重楼、滇黄金等特色农业,盘活现有的杜鹃谷等旅游资源,带动全镇农文旅融合发展,助农增收,助力乡村振兴。” 

  以“分”促治,以“制”育人。景东县积分奖励制度,不仅激活了乡村治理的“一池春水”,也让党建引领的带头人带领广大群众共同绘就产业兴、村庄美、民风淳的乡村振兴新画卷,让基层治理的“景东实践”焕发出勃勃生机。 

  云南网通讯员 周芸 杨光要 冯德夫 田娅  

责任编辑:官媛敏
关注云南发布
关注云南网微信
关注云南网微博
新闻爆料热线:0871-64160447 64156165 投稿邮箱:ynwbjzx@163.com
云南网简介 |  服务合作 |  广告报价 |  联系方式 |  中央厨房 |  网站声明
滇ICP备08000875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3120170002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2511600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滇)字 04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号:(云)字第00093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滇B2-20090008 ® yunnan.cn All Rights Reserved since 2003.08
未经云南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
24小时网站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871-64166935;举报邮箱: jubao@yunnan.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