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闻
您当前的位置:云南网 >> 普洱频道 >> 要闻 >> 正文
宁洱:院士团队“田间课堂”授农以“渔”
发布时间:2025年03月31日 09:21:07  来源: 宁洱发布

  原标题:宁洱:院士团队“田间课堂”授农以“渔”

  近日,宁洱县组织全县农技人员、种粮大户等100余人进行旱地优质稻示范技术培训,不同往年的是,这次的培训师资来自朱有勇院士团队,而培训场地也选择在田间进行,让院士团队的技术力量惠及更多农户,夯实粮食安全根基,助力全县春耕生产。

图片

  “旱地优质稻,顾名思义可以种在旱地上,在宁洱雨量相对充沛的地方就可以种植,培训主要是教大家如何规范种植,并获得高产……”朱有勇院士团队成员,来自云南农业大学稻作所的高级实验师高飞在培训中对参训人员说道,并为大家详细介绍了旱地优质稻及其播种技术要点。现场,来自朱有勇院士团队的其他成员还从田间杂草防治、病害防治、虫害绿色防控等技术层面分块进行了详细讲解,参训人员用手写或手机备忘录等不同方式认真记录着。

  “这次来培训,让我掌握了更多技术,对种植旱地优质稻更有信心了。”来自宁洱县黎明乡岔河村的种粮户杨春成每年的粮食播种面积保持在80亩左右,前两年就试种了旱地优质稻,但技术和管理跟不上,导致产量达不到预期。

图片

  实操环节,为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培训选择在田间以现场教学的方式进行。选种、拌种、播种、封草,每一个环节,院士团队成员们都讲解了操作要领,并示范操作,整个过程清晰明了。参训人员现场进行了体验操作,让所学技术能更快上手。

  宁洱镇今年计划播种1000亩旱地优质稻,还会利用区位优势打造300亩的集中示范样板田,助力旱地优质稻推广种植。“院士团队成员的讲授示范既专业,又接地气,学到了很多知识和技能,回去以后,我们还会组织农科员、村干部、种粮户进行技术培训,教会大家具体操作,也要加强对农户的田间指导,为全县的粮食丰产丰收打好基础。”参训的宁洱镇农业农村发展服务中心高级农艺师郭余艳表示。

图片
图片

  旱地优质稻系列品种由中国工程院朱有勇院士团队等研发培育,主要有滇禾优615、滇禾优34、云俩优502、旱优73、宜优683等,亩产量在400至600公斤之间,稻米口感好,已在全国多地推广种植,与传统品种比较具有多项优势。

  “通过不断筛选、不断实验,我们筛选出的品种顶土能力强,分蘖能力强,抗旱能力强,通过这几方面,确保旱地优质稻能够在旱地上种植成功。”高飞介绍,旱地优质稻脱离了水田的“束缚”,除了抗旱和顶土能力,团队重点解决了它在旱地上的分蘖问题,使之能够产生有效穗进而获得有效产量。

图片

  宁洱县山地多、水田少,自2021年起试种了旱地优质稻,相对水田,旱地优质稻种植更省工、省时,在降低成本和提高产量上也具有明显优势,为辖区适宜种植品种。今年全县计划粮食播种面积为422690亩,其中占比最大的玉米达294200亩,面积在万亩以上的粮食及油料作物有稻谷、小麦、大豆、油菜等,其中,计划推广种植旱地优质稻面积超过8000亩,与去年相比增加了近6000亩。(陶平 罗刚)

责任编辑:官媛敏
关注云南发布
关注云南网微信
关注云南网微博
新闻爆料热线:0871-64160447 64156165 投稿邮箱:ynwbjzx@163.com
云南网简介 |  服务合作 |  广告报价 |  联系方式 |  中央厨房 |  网站声明
滇ICP备08000875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3120170002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2511600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滇)字 04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号:(云)字第00093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滇B2-20090008 ® yunnan.cn All Rights Reserved since 2003.08
未经云南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
24小时网站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871-64166935;举报邮箱: jubao@yunnan.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