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一线看发展丨“蓝果果”绘就“莓”好生活 激活思茅乡村致富新动能
兴一个产业,富一方百姓。近日,普洱市思茅区普洱曼乐农业科技有限公司蓝莓种植基地迎来大丰收。不仅自身产量与效益显著提升,更以高经济价值的蓝莓产业为依托,带动村民就地、就近就业,助力村集体经济增收,绘就乡村振兴的“莓”好蓝图。
走进蓝莓种植基地,空气中清新的果香伴随丰收的喜悦扑面而来。一颗颗饱满、色泽鲜亮的蓝莓果子裹着轻薄的果粉,镶嵌在青翠的枝叶间,翠绿的植株与饱满的蓝莓果相映,呈现出一派喜上“莓”梢的丰收景象。工人们正忙碌地穿梭于果树间,采摘成熟的蓝莓,并按照大小分拣放入篮中,称重、检验合格后通过进货通道运送往全智能自动化加工厂检验、包装,发往北京、广州、上海等地。
普洱曼乐农业科技有限公司蓝莓种植项目自2024年在思茅区南屏镇落地以来,一直致力于打造现代化、规模化的蓝莓种植产业。公司总经理燕永波在接受采访时自豪地表示:“我们不断扩大产业规模,并且已经通过欧洲GAP认证。目前基地面积为195亩,种植面积133.46亩,一期培育蓝莓苗103000株,种植的品种为‘花香蓝莓’,相较于其他的品种品质更好、甜度更大、更受大众喜爱。每天的采摘量在2吨左右,高峰期能到4至5吨,年产值预计为1200至1500万元。”
产业兴,百姓富。蓝莓种植在带来良好的经济效益的同时,也为当地村民带来了更多就业岗位。据了解,普洱曼乐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坚持人工采摘模式保证蓝莓果粉完整、品质上乘,在蓝莓采摘季高峰期,每天的用工需求高达120余人,采摘工人大部分为本村村民。当地村民不仅可以获得土地流转收益,还可在“家门口”就近就业。
南屏镇曼连社区老寨箐村民小组村民魏媛坤谈到蓝莓园建成,满是喜悦。“蓝莓园建成以后,方便了我们在家门口务工。我去年就开始来蓝莓园打工,平常做一些管理,现在采摘旺季做采摘,每天收入200元左右,收入增加了也更稳定了。”
“最开心的事情是我们可以在这里做蓝莓包装,能在家门口就业务工。我们每个人平均每天能做到200件左右,以一块五一件计件,平均下来一天有300来块钱。目前我们的蓝莓出厂是每天3000件左右,高峰期大概有8000件。”普洱曼乐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包装工人王锦说。
普洱曼乐农业科技有限公司的蓝莓大丰收,不仅是企业自身发展的成果,更是乡村振兴战略在当地的生动实践。普洱曼乐农业科技有限公司老寨箐一期工程是目前思茅区规模最大的蓝莓产业基地。公司规划的二期、三期工程也将拓展产业形态,融合观光采摘与出口等业务,进一步挖掘蓝莓产业的多元价值,助力区域经济迈向新高度。总经理燕永波表示,将继续加大投入,规划更多元的蓝莓产业业态,让思茅蓝莓走向更广阔的市场,带动更多的村民增收致富。
近年来,南屏镇曼连社区紧紧围绕乡村振兴发展战略,锚定建设高经济农业融合发展的目标,坚持“绿色化、特色化、品牌化”高质量发展理念,以蓝莓特色产业建设为抓手,招商引资,加大土地流转,与企业共同打造特色农产品区域品牌,绘就“莓”好蓝图。
“社区通过招商引资,引进蓝莓产业项目,并与企业签订土地租赁合同,在给村集体带来40余万元收入的同时,切实解决了本地村民的就业难题,实现了让村民就近、就地就业。下一步,社区将秉持合作共赢的理念,积极与企业加强沟通合作,进一步延伸产业链,提升产业附加值,不断壮大村集体经济,让更多居民共享发展成果,向着更加富裕、美好的生活大步迈进。”南屏镇曼连社区党委副书记林志仙说。(成佳蕊 鲁海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