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有一种叫云南的生活·旅居云南丨景东县2025年春节旅游市场火热,8天接待20余万游客
春节,作为中华民族文化的深厚烙印,承载着代代相传的精神寄托,也是弘扬优秀传统文化的绝佳契机。2025年新春之际,普洱市景东彝族自治县紧扣“非遗里的中国年”主题,精心策划并开展了一系列非遗活动,不仅在文化传承、民众生活丰富、文化交流等方面成绩斐然,还为当地旅游业注入强劲动力,实现了文化与经济的协同发展。
春节假期里,景东县的旅游市场热闹非凡,人气爆棚。共计接待游客20.57万人次,同比去年增长31.52%。其中,过夜游客有3.35万人次,选择当日往返的一日游游客则多达17.22万人次。旅游收入预估高达21738.83万元,与去年相比增长了30.94%,过夜游客贡献收入10108.56万元,一日游游客带来收入11630.27万元。非遗活动与旅游产业的深度融合,让景东成为春节热门旅游目的地。
景东的春节非遗活动犹如一幅绚丽多彩的画卷,从庄严肃穆的文庙,到充满人文气息的书院,从宁静质朴的乡村,延伸至充满活力的高校、繁华热闹的商圈和纪律严明的警营,全方位、多层次地展现非遗魅力。
在景东文庙,一场盛大的祭孔典礼拉开新春序幕,仪式庄重肃穆,再现了尊师重道的传统,让儒家文化的深厚内涵在新春氛围中得以传承。与此同时,“傣族陶氏土司墓出土文物”“生态景东”“景东文物史迹”等展览同步开放,一件件珍贵文物、一幅幅精美展品,讲述着景东的历史变迁与地域特色。别出心裁的“蛇舞新春”中国蛇文化百馆联展,以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带领大家走进神秘的蛇文化世界。儒家礼仪活动也在文庙内有序开展,入庙礼、开笔礼、成人礼,这些传统仪式让人们感受古人的智慧与情怀。投壶纳福、射礼体验、漆扇绘制、非遗剪纸等互动环节,更是让游客在欢乐中沉浸式体验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
开南书院同样热闹非凡。“妙剪迎新禧”非遗剪纸展上,一幅幅精美的剪纸作品,用细腻的线条和巧妙的构思,剪出了新春的美好祝福。蒙眼敲锣、击鼓,蛇年涂蛇、写蛇等趣味游戏,吸引众多游客参与,现场欢声笑语不断。在彝族刺绣体验区,游客们亲手拿起针线,感受民族工艺的独特韵味。此外,“品味咖啡 品味自然”咖啡品鉴活动和彝家煳米罐罐香烤茶非遗体验,让游客从舌尖上领略景东的独特风情。
非遗进高校、进商圈、进警营的系列活动,让杀戏、大帮腔、无量山过山号等传统歌舞乐在不同场景中激情奏响,展现出景东民间艺术的独特魅力。打陀螺、乡村篮球赛等体育竞技活动,充满活力与激情,彰显出景东人民的昂扬风貌。传统制糖、稀稀粉制作等美食体验区,弥漫着诱人的香气,让游客在品尝美食的同时,了解传统美食背后的文化。
四季村晚青云村的活动更是将非遗与乡村文化完美融合。精彩的戏曲表演、热闹的乡村春晚,通过拍摄宣传视频,让乡村非遗文化走进大众视野,走向更广阔的天地。
景东春节非遗活动的成功举办,意义深远。祭孔活动、儒家礼仪活动以及各类文物展览,让民众深入理解传统文化的价值,增强了对本土文化的认同感和自豪感,为非遗文化在现代社会的传承筑牢根基。
丰富多样的互动体验活动,涵盖文化体验、休闲娱乐等多个领域,满足了不同年龄段、不同兴趣爱好人群的需求,为春节增添了浓厚的节日氛围,丰富了民众的精神文化生活。
非遗进高校、进商圈、进警营,打破了文化传播的界限,促进了不同群体、不同文化背景之间的交流与互动,推动了文化的多元融合与发展。
系列活动借助新媒体平台广泛传播,让景东的独特文化魅力传遍四方,吸引了大量游客关注,显著提升了景东的知名度和影响力,为文化旅游产业的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
传统歌舞乐的精彩展演、非遗技艺的亲身体验,强化了地方文化符号,让非遗技艺在代际传承中焕发出新的生机与活力。
景东县2025年春节“非遗里的中国年”系列活动,是一场文化传承与创新的成功实践。通过“文化展示+沉浸体验+跨界联动+数字传播”的创新模式,景东不仅为当地居民和游客带来了一场文化盛宴,更为非遗文化的传承与发展开辟了新路径。未来,景东将继续以文化为引领,推动文旅深度融合,让景东的文化名片更加闪亮,成为区域性文化传承与发展的典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