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闻
您当前的位置:云南网 >> 普洱频道 >> 要闻 >> 正文
江城:乡村振兴有“犇”头
发布时间:2024年11月11日 10:48:57  来源: 云南网-江城县融媒体中心

  原标题:乡村振兴 | 江城县大寨村:产业路上“牛”劲足 乡村振兴有“犇”头

  江城县勐烈镇大寨村着力打造“一村一品”,依托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自然资源及传统种植养殖文化,将牛产业作为振兴经济、兴边富民的新引擎,不断放大优势、补齐短板,鼓牛气、使牛劲、干牛事,走出一条增收致富的牛路子。

  党建引领,抓住产业发展“牛鼻子”

  大寨村坚持“抓党建、兴牛业、促发展”的工作思路,充分利用金融支持放贷优惠政策,积极探索“黄牛+保险+信贷”新路子,推出“村级集体经济+龙头企业+合作社+养殖户”的合作模式,充分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带领群众积极参与,认真学习牛舍建设、饲养规模、养殖技术等,力推黄牛产业发展,让江城黄牛养殖成为增加养殖户收入和壮大村级集体经济的“聚宝盆”。截至目前,全村党员户带头养牛30余户1017头,实现村级集体经济年收入达10万元以上。

  政策扶持,夯实产业发展“定心石”

  加大政策扶持宣传力度,亮出“政策拳”,真正做到将政策传遍“每家每户”,切实提高群众对牛产业政策的知晓率和群众发展江城黄牛养殖产业的积极性,将养殖政策落实好,让群众养牛有信心有保障。2022年至今,新建肉牛养殖圈舍110余户4900余平方米,共发放补助66万元。

  选优引强,培育产业发展“领头雁”

  积极发挥“传、帮、带”作用,在技术引进、培训引领上持续下苦功,把养殖技术培训班开到村组、开到养殖场里。累计开展肉牛养殖技术培训20余期,专家到养殖场实地指导50余次,开展肉牛养殖技术交流、指导、咨询服务座谈会6次,通过手把手教,点对点带,帮助群众解决黄牛养殖过程中的问题和疑虑,进一步提高了农户饲养管理水平。

  拓宽销售,铺就产业发展“快车道”

  从“养得好”到“卖得好”,为进一步做全产业链,让江城黄牛能从田间到餐桌,大寨村龙头企业江城县绿创农业科技服务有限公司利用资源优势,积极创新“江城牧场”“进城”发展模式,进行黄牛肉制品的深度开发与加工,在向市场提供生鲜肉制品的基础上,生产牛肉酱、牛肉干、油浸牛肉等食品,打造自己的“黄牛”品牌,将牛制品销往上海、广东、昆明等城市。与养殖户建立合作关系,提供养殖技术指导和销售渠道,创造大量的创业就业机会,解决销售问题、提高养殖效益,为乡村振兴注入新活力。

  据了解,江城县绿创农业科技服务有限公司在昆明开设“江城牧场”生鲜店20余家,年产值突破600万余元。大寨村目前黄牛存栏4100余头,其中能繁母牛1900余头,年销售黄牛1000余头,实现销售额1300余万元。(冯雪

责任编辑:杨子双
关注云南发布
关注云南网微信
关注云南网微博
新闻爆料热线:0871-64160447 64156165 投稿邮箱:ynwbjzx@163.com
云南网简介 |  服务合作 |  广告报价 |  联系方式 |  中央厨房 |  网站声明
滇ICP备08000875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3120170002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2511600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滇)字 04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号:(云)字第00093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滇B2-20090008 ® yunnan.cn All Rights Reserved since 2003.08
未经云南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
24小时网站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871-64166935;举报邮箱: jubao@yunnan.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