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普洱市思茅区龙潭乡结合水源优质、气候温润等特点,充分发挥自然资源优势,探索实施“稻田+N”新型种养模式,实现“一地多用、一举多得、一季多收”的现代农业发展目标,确保粮食稳产、农民增收,走出一条增收致富的新“稻”路。
走进龙潭乡稻虾综合养殖基地,金黄的稻穗颗粒饱满,稻田里红螯螯虾挥舞着大钳子爬来爬去,一幅“稻虾共生”的画卷展现在眼前。
水稻田里,养殖户们将虾巢慢慢拎起来,轻轻抖动几下,一只只活蹦乱跳的红螯螯虾落进筐里。“我今年引进了7万尾红螯螯虾,亩产在75公斤左右,除去成本,一亩纯利润在3600元左右。这种‘稻虾套种’模式很不错,也比较环保,对我们养殖户来说,一田两收也增加了我们的收入。”李铸的脸上洋溢着收获的喜悦。
据悉,这是普洱市首个稻虾综合种养试验示范项目。在“稻虾共生”的模式下,红螯螯虾不断活动,有助于减少土壤板结情况,与此同时,红螯螯虾吃了稻田中的杂草和害虫,既减少了病虫害,又可以为农田增加肥料。稻虾综合种养模式不仅促进了当地农业产业发展,也为龙潭乡带来了良好的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
“思茅区龙潭乡红鳌鳌虾试验示范项目的测产验收,通过专家组对三亩试验示范田进行商品虾的测产,收获的商品虾是225公斤,平均亩产是75公斤,每亩稻谷是380公斤,两项亩产值达到了9000元。”思茅区渔业发展中心主任李晓辉说。
稻给虾食物,虾供稻肥料,互利共生。通过立体的农业生产方式以达到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减少农村面源污染、缓解水土资源紧张、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农民增收致富的目的,龙潭乡在这片土地上实现了“一水两用、一田双收”,铺就出一条乡村振兴绿色致富路,绘就了一幅美丽乡村生态田园画卷。
云南网通讯员 艾糠蓉 刘潇 记者 胡梅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