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闻
您当前的位置:云南网 >> 普洱频道 >> 要闻 >> 正文
思茅区首届甜龙竹笋丰收旅游季亮点纷呈
发布时间:2024年09月27日 14:48:03  来源: 普洱日报

原标题:金秋如约至 笋香庆丰收——思茅区首届甜龙竹笋丰收旅游季亮点纷呈

在秋收的季节,普洱市思茅区倚象镇石膏箐村万亩甜龙竹笋喜迎丰收。静谧的大山变得喧闹起来,笋农们忙着寻笋、采笋,将一筐筐承载着丰收喜悦的甜龙竹鲜笋从竹林中背出。

“思茅区现种植甜龙竹4.2624万亩,2024年底总产量将超过1.75万吨,年销售额将达1.96亿元,种植规模、产量、产值均居全市第一。”近日,思茅区政府副区长叶园的致辞拉开了思茅区首届甜龙竹笋丰收旅游季的帷幕。

被誉为“普洱甜龙竹笋第一村”的石膏箐村是思茅区首届甜龙竹笋丰收旅游季的主会场,来自思茅区多个乡(镇)的种笋、挖笋、剥笋的行家里手以及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代表等欢聚一堂,共庆丰收成果,共享丰收喜悦。

万亩竹海飘香 唱响丰收之歌

“长度38厘米,重量2.92公斤,综合得分最高。恭喜石膏箐村选送的9-1编号的甜龙竹笋获得笋王争霸赛‘笋王’称号。”在思茅区首届甜龙竹笋丰收旅游季的笋王争霸赛中,石膏箐村选送的甜龙竹笋凭借在个头、色泽、口感等方面的综合优势,从45棵参赛笋中脱颖而出,夺得“笋王”桂冠。

“我们村种植甜龙竹近12年,甜龙竹产业已成为村里的支柱产业,种植面积达10038亩,种植户380户。这次获得‘笋王’称号不仅证明了我们的实力,也能让更多人了解我们的鲜笋品质。”石膏箐村党总支书记、村委会主任李亚林捧着奖牌由衷感慨。

倚象镇石膏箐村是思茅区有名的甜笋村,摘得“笋王”的称号可谓实至名归。多年来,石膏箐村深耕竹产业,成立了多个竹笋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逐步形成种植、加工、销售产业链,并打造了甜龙竹种植示范园和科普小镇,带领村民走上标准化、科学化的绿色发展之路。

思茅区首届甜龙竹笋丰收旅游季主会场选在石膏箐村,正是希望通过展示石膏箐村甜龙竹产业蓬勃发展态势起到示范带动作用,让更多村民提振发展甜龙竹笋特色产业的信心,一起走上富“竹”之路。

“按照思茅区委、区政府大力推进竹产业的发展部署,倚象镇把提升甜龙竹产业发展水平作为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的一个重要着力点,促进小农户与现代化农业产业体系有机结合,深入推进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进而提升农业生产效率,增加农民就业机会,拓展村民收入来源。”倚象镇党委委员、人大主席李志成说。

活动“竹”够精彩 享受美好“笋”间

以“笋香竹韵 振兴乡村”为主题的思茅区首届甜龙竹笋丰收旅游季除了备受瞩目的笋王争霸赛,还开展了“笋间寻踪”趣野挖笋、竞速剥笋、“势如破竹”等精彩纷呈的活动,让辛苦忙碌了一年的笋农乐在其中,享受美好“笋”间。

在竞速剥笋环节中,20名剥笋能手同台竞技。“3、2、1……开始!”随着主持人一声令下,“剥笋能手”们争分夺秒、刀起壳落,动作干净利落,不到1分钟的时间,桌前的竹笋便剥出了鲜嫩的笋肉。来自倚象镇菠萝村的参赛选手杨永辉,以27.26秒的领先优势获得第一名的好成绩,成了大家公认的“剥笋手速王”。

“我家种了40余亩甜龙竹,今年有400多株甜龙竹迎来首次丰收,卖鲜笋收入4万多元。这次参加活动,也是来观摩学习,没想到不仅‘取了经’还得了奖,心里很高兴。”杨永辉认为此次活动举办得很有意义,能让更多人认识和了解甜龙竹笋,带动甜龙竹产业的发展。

活动现场,除了“种笋达人”“剥笋能手”等专业选手参与的比赛项目,还有“笋间寻踪”趣野挖笋、“竹”够有趣DIY制作等体验项目,吸引了思茅城区的居民及周边的游客沉浸其中。在竹林里寻笋挖笋体会笋农的辛苦劳作、在做风铃中体验手工DIY的乐趣……大家尽情体验充满乐趣的农耕文化,感受“竹韵生香”。

带着家人一起来体验挖笋乐趣的游客周萍,是第一次接触甜龙竹笋。在当地村民的指导下,她和家人挖了20公斤满满一箩筐的甜龙竹笋。“这次来不仅品尝到了可以生吃的水果笋,还收获了一箩筐新鲜的甜龙竹笋。”第一次来石膏箐村的周萍脸上洋溢着满足和喜悦的笑容。

“希望通过此次活动,吸引更多的游客来到思茅区,来到倚象镇,来到石膏箐村,感受这里的自然之美、人文之韵和乡村之趣,了解当地的农耕文化和民俗风情,进而推动思茅区农文旅融合发展,促进乡村振兴。”作为此次活动的承办方,倚象镇党委书记魏鹤再次表明了举办活动的初衷。

“最强大脑”齐聚 共绘富“竹”蓝图

举办首届甜龙竹笋丰收旅游季,是思茅区延伸打造“甜龙竹+旅游”产业链的有益尝试,也是布局“竹基地提质增效、竹加工强链补链、竹旅游提升打造”三产融合发展的有力举措。借此活动契机,思茅区邀请了竹产业方面的专家、学者及企业代表齐聚一堂,通过召开招商研讨交流会,共绘竹蓝图、共谋竹发展,将“最强大脑”的创新成果转化为新质生产力。

“要持续深化与林业类科研院校合作,通过建立专家工作站等方式推动产学研一体化发展”“要不断优化营商环境,加大对精深加工企业的招引力度”……在思茅区首届甜龙竹笋丰收旅游季招商研讨交流会上,来自科研院校的专家学者纷纷为思茅区甜龙竹产业的可持续发展出谋划策。

云南省林业和草原科学院教授、中国竹产业协会常务理事、思茅区甜龙竹产业发展顾问杨宇明与思茅甜龙竹打了10多年交道,他十分看好思茅区甜龙竹产业的发展前景。“思茅区内联外通的区位优势和绿水青山的资源优势突出,有丰富的竹类种质资源和底蕴厚重的竹文化,还有党委、政府的政策支持,打造甜龙竹产业可谓天时地利人和。”杨宇明说,“竹产业的高质量发展仅靠优质的种苗是不够的,攻克竹笋活体保鲜技术难关,在加工、储运过程中保持住鲜笋的甜味是最重要的市场卖点。同时,在三产上,要引进懂营销、善宣传的团队,改进包装设计,多渠道扩大产品的知名度和影响力,全面提升产品附加值,打响思茅甜龙竹特色品牌。”

西南林业大学林学院副院长王曙光则围绕“甜龙竹栽培与利用”这一主题,从甜龙竹的产业现状、生长特点、市场需求等方面,深入浅出地分析甜龙竹的管理要点。他认为,思茅区的甜龙竹产业要实现高质量发展,要以科技赋能做好精深加工文章,搭建一个产学研用相结合的平台,将科研机构的最新研究成果与甜龙竹产业的实际需求紧密对接,实现科研成果的转化。

“前期,我们科研团队在甜龙竹良种选育和扩繁技术上做了大量研究工作,授权了‘一种甜龙竹主枝快速扦插育苗的方法’等国家发明专利,对育好‘一根竹’信心十足。目前,我们重点开展甜龙竹笋采后绿色活体保鲜及精深加工利用研究与示范,正在联合科技创新型企业开发冻干笋产品,让‘一棵笋’实现经济价值最大化。”云南省林业和草原科学院林产工业研究所所长赵一鹤围绕“甜龙竹栽培与利用”进行发言。

“丰”光无限,乐在“竹”里。思茅区首届甜龙竹笋丰收旅游季既是一场赏丰收、品丰收、庆丰收的金色盛宴,也是一场共谋划、齐发力、促发展的头脑风暴,小小竹笋撑起亿元大产业,点亮乡村振兴“大舞台”。(徐瑞 李超 吕禾

责任编辑:周鑫
关注云南发布
关注云南网微信
关注云南网微博
新闻爆料热线:0871-64160447 64156165 投稿邮箱:ynwbjzx@163.com
云南网简介 |  服务合作 |  广告报价 |  联系方式 |  中央厨房 |  网站声明
滇ICP备08000875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3120170002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2511600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滇)字 04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号:(云)字第00093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滇B2-20090008 ® yunnan.cn All Rights Reserved since 2003.08
未经云南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
24小时网站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871-64166935;举报邮箱: jubao@yunnan.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