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闻
您当前的位置:云南网 >> 普洱频道 >> 要闻 >> 正文
普洱江城:扭住“牛鼻子”奔向“牛”日子
发布时间:2022年09月26日 18:28:22  来源: 云南网

  “哞……哞……哞……”金秋九月记者走进普洱市江城哈尼族彝族自治县勐烈镇大寨村,还未进村便听到牛儿欢叫声。“我们大寨村是全县肉牛产业发展示范村。”一下车,大寨村驻村第一书记罗班荣便高兴地对记者说。随后,便迫不及待地带着记者参观村里的养牛企业——江城县绿创农业科技服务有限公司的养殖场。只见,一排排整齐的牛舍里,有待出栏的架子牛、也有刚出生数月的牛犊,看见有人来像举行欢迎仪式似的叫声变得更响亮,也昭示着养殖户的日子也是“牛”气十足。“在绿创公司带领下,大寨村今年1月至6月底,共销售犊牛和能繁母牛600头,金额达到1000余万元。”罗班荣略显自豪地说。

  大寨村只是江城县高位推进肉牛产业发展的一个缩影。近年来,江城县委、县政府立足良好的自然条件和资源禀赋,坚持把肉牛产业作为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产业来培植,扭住“牛鼻子”带领农户奔向“牛”日子。截至2022年8月末,全县肉牛养殖户达2025户,其中50头以上规模养殖户154户,肉牛存栏4.99万头,出栏2.0349万头,农业产值达2.14亿元。

  政策扶持 增添发展动力

  “大寨村70%以上的农户(含合作社与企业)养殖肉牛,养殖最多的达到了220头,出栏时最重的肉牛达800公斤,以每公斤36.5元的价格出售。今年1月至4月底,大寨村又新建牛圈20000余平方米。目前,农户养殖肉牛的积极性极高,这些都得益于县上给的好政策。”罗班荣说。

  罗班荣所说的好政策是江城县出台的《江城县肉牛产业发展实施意见》等系列政策。政策明确提出:江城县对2021年至2025年末肉牛存栏达10000头以上的乡(镇)、存栏达3000头以上行政村、存栏达1000头以上的养殖场和存栏达100头以上的养殖户实施一次性奖补。在市级奖补的基础上县财政对达标乡(镇)、村、养殖场和养殖户进行奖补,每个万头示范乡(镇)给予奖补30万元,每个千头专业村给予奖补10万元,每个千头养殖示范场给予奖补10万元,每个百头养殖大户给予奖补2万元。同时,为调动散养户的养殖积极性,发展适度规模养殖,激励农户进行养殖基础设施建设,2021年至2025年,该县对持有合法手续新建牛舍不低于60平方米,养殖肉牛存栏达到设计规模的60%以上的给予一次性奖补,每平方米给予补助200元,每户最高可补助2万元。2021年至2025年,对养殖场(户)养殖能繁母牛存栏达10头以上,每冻改扩繁1头犊牛且在县域内养殖满6个月以上的给予奖补500元。

  “不但养牛有补助,在江城县种植优质饲草料也有补助。”罗班荣说,县里政策规定,2021年至2025年,对县内养殖户在合法地块新集中种植皇竹草、巨菌草、黑麦草等多年生优质高产牧草2亩及以上的给予一次性奖补,每亩给予补助200元,每户最高可补助2000元。目前,大寨村的饲草料种植面积已有3800亩。

  一项项“牛”政策的出台,为江城县做强做优做大肉牛产业奠定了坚实基础。

  信贷支持 贷出发展底气

  “农户如果想养殖肉牛,首先考虑的就是资金问题,手里没钱即使想养也是有心无力。而‘肉牛+保险+信贷’的发展模式则有效破解了这一难题,贷款额度在30万元以内,并且由县财政贴息三年。”江城县绿创农业科技服务有限公司负责人李思晨说,江城县首个“肉牛+保险+信贷”试点项目就在自己的公司落地。通过“肉牛+保险+信贷”的带动模式强化金融服务肉牛产业发展,群众在购买肉牛的同时购买保险,并获得信贷支持,既有效解决了长期以来肉牛养殖存在的“群众无钱养牛”和“养殖风险无保障”的难题,又破解了“金融政策不贴身”等金融服务的最后一公里。  

  据了解,江城县实施的“肉牛+保险+信贷”模式为:农户根据贷款授信金额到合作企业认购肉牛(能繁母牛),并与企业、银行签订三方协议,企业以让利于民为前提出售肉牛(能繁母牛),农户先支付20%(含保险)的购牛资金,剩余80%购牛资金(贷款金额)由银行机构支付后企业将养殖户选购好的肉牛(能繁母牛)发放到农户手里,企业在农户养殖过程中提供配套服务。其间,农户可自行出售所购买的肉牛,也可由销售企业以不低于市场价回收农户养殖的肉牛,并且农户在后续养殖中所得资金和理赔款项优先归还贷款。“‘肉牛+保险+信贷’的政策落地,不仅给予了养殖户更大的信贷支持,也给予了养殖户最大的金融优惠,真正让广大养殖户实现了‘低门槛、低风险’的养殖愿望,让广大肉牛养殖户坚定了养殖信心。”罗班荣说,大寨村村民苗德忠通过该方式养殖了25头肉牛,今年以来已经售卖给江城县绿创农业科技服务有限公司5头肉牛,收入相当可观。

  改良技术 注入发展活力

  “勐烈镇大寨村,作为江城县养牛示范村,长期以来以养殖本地黄牛为主,随着县上推广冻精改良技术,村上越来越多养殖户选择养殖改良后的杂交牛。大寨村目前共养殖肉牛2780头,冻精改良的有1420头。”罗班荣说,江城本地黄牛个头小,长势慢,冻精改良以后,牛个头更大,长势更快,产量更高,农户养殖后普遍反映良好。“肉牛冻精改良技术,即引进优良肉牛品种冻精,通过人工杂交、配种改良后,使肉牛后代生长发育更快、产肉性能更高,既有效解决了本地黄牛生长慢、体格小、产肉少的弊端,也继承了江城黄牛的抗蜱虫、抗病强等优势,降低了养殖户的养殖难度,保障了养殖户的经济效益。”李思晨介绍说,公司目前通过冻精改良已为养殖户提供了上千头的优质牛犊。

  2021年以来,江城县不断建立健全冻精改良体系,大力推广肉牛冻精改良技术,扩大品种改良覆盖面,鼓励农户对采用“舍饲+放牧”模式饲养的江城黄牛进行冻精改良。县农科局在巩固提升现有县级冻精站的同时,统筹协调企业在勐烈镇大寨村、康平镇营盘山村及勐康村新建冻精改良点,通过引进优良品种西门塔尔、安格斯、短角牛和云岭牛等的冻精,为全县肉牛养殖户提供冻精改良服务。截至2022年8月末,全县累计开展肉牛冻精改良3353头,有效破解了江城黄牛生长周期长,产肉量低的难题,助推全县肉牛良种化发展。

  在江城县,随着一个个肉牛养殖“红利”的释放,肉牛产业持续发展壮大,有效带动了广大群众增收致富,也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夯实了基础。“目前,公司的养殖效益每年都在提高,其年效益已由创立之初的150万元提升到现在的530万元。”李思晨说,下一步公司将依据发展情况推出基础母牛和育肥牛“托管代养”、犊牛寄养回收等措施,并通过健全完善对养殖农户“种、料、管、防、销” 等一整套保障服务体系,推动肉牛产业取得更大的发展。

  江城县融媒体中心 供稿

责任编辑:杨吉娟
订阅《春城手机报综合版》,发送CCZH到10658000(5元/月)
订阅《春城手机报》:娱乐版发送CCYL到10658000 (3元/月)
关注云南发布
关注云南网微信
关注云南日报微信
新闻爆料热线:0871-64160447 64156165 投稿邮箱:ynwbjzx@163.com
云南网简介 |  服务合作 |  广告报价 |  联系方式 |  中央厨房 |  网站声明
滇ICP备08000875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3120170002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2511600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滇)字 04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号:(云)字第00093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滇B2-20090008 ® yunnan.cn All Rights Reserved since 2003.08
未经云南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
24小时网站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871-64166935;举报邮箱: jubao@yunnan.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