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图
您当前的位置:云南网 >> 普洱频道 >> 头图 >> 正文
宁洱县:“农旅融合”绘就村美民富新画卷
发布时间:2021年09月14日 15:13:00  来源: 云南网-普洱日报

原标题:宁洱县:“农旅融合”绘就村美民富新画卷

游客在那柯里游玩。记者 王承吉 摄 

近年来,宁洱哈尼族彝族自治县积极打造“养生宜居宝地”,把乡愁旅游与全域旅游有机结合起来一起打造、实现共赢,如今,宁洱县一个个独具特色的产业村如雨后春笋般涌现,不仅为宁洱县“农旅融合”注入了源源不竭的动力,还带动了群众增收致富,绘就了村美民富的新画卷。

乡村旅游火了农家乐

那柯里村四周青山环绕,绿树成荫,小溪潺潺,由于长期以来水在沟底流淌,地在高处受旱,全村1500亩耕地几乎全是“看天收”的旱薄地,十年九旱种啥啥不行,20世纪90年代时,还是个远近闻名的贫困村。

为了摆脱“靠山不能吃山、靠水不能吃水”的尴尬局面,近年来,那柯里村积极探索“全域旅游、脱贫攻坚、乡村振兴”的融合发展路子,研究确立了“1131”发展思路,将那柯里村蝶变成“网红打卡地”和游客亲水、观河、纳凉的好去处。

此外,还投入大量资金,从那柯里村乡村旅游的内涵发展、文化建设等多方面入手,积极推进乡村旅游高质量发展,使昔日人迹罕至、贫穷落后的小村落,变成了一个民族特色浓郁、民族文化厚重、民族风情醇厚的富裕村,打响了以茶马古道文化、马帮文化、民族风情文化为特色的乡村生态休闲旅游品牌。

同时,乡村旅游产业的转型升级,还带动了农家乐等衍生产业的发展,进一步拓宽了群众的增收渠道。目前,那柯里村的农家乐已由2007年前的3家发展到现在的20家,日均接待游客1500余人,每年可实现营业收入3000万余元。

特色产业富了村民

素有“滇南盐都”“丽人故里”之称的磨黑古镇,是块人杰地灵、名人辈出的沃土。每逢节假日,来自全国各地的游客齐聚磨黑古镇,游孔雀屏古村落和茶马驿站,享用特色美食,开启一段浪漫的民俗文化和美食文化之旅。

据了解,磨黑古镇的古建筑大多建于清代,普洱茶文化、茶马古道文化、红色文化等光芒依旧,当地村民打造的特色农家小院文化气息十足。古镇里保留的杨丽坤故居、茶马古道、磨黑老盐矿、红色革命遗址等引来游人“聚焦”。

磨黑古镇充分利用得天独厚的文化资源和优美的自然资源,开发出一批旅游文化产业项目,先后带动1000多人就业,每年能为村里带来数百万元的收入,使古镇真正成为一个有造血功能的产业富村、环境靓村。

截至目前,磨黑古镇已建成杨丽坤故居、磨黑中学省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磨黑老盐矿遗址、传统古村落孔雀屏茶马驿站、把边江生态垂钓等一大批专业旅游景点,逐渐成为加快产业发展、实现“农旅融合”的重要抓手。2020年,宁洱县积极打造乡村旅游示范点10个,建成民宿客栈60家,全年共接待国内外游客350万人次,旅游总收入36.8亿元。(王承吉 王正松)

责任编辑:张潇予
关注云南发布
关注云南网微信
关注云南日报微信
新闻爆料热线:0871-64160447 64156165 投稿邮箱:ynwbjzx@163.com
云南网简介 |  服务合作 |  广告报价 |  联系方式 |  中央厨房 |  网站声明
滇ICP备08000875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3120170002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2511600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滇)字 04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号:(云)字第00093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滇B2-20090008 ® yunnan.cn All Rights Reserved since 2003.08
未经云南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
24小时网站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871-64166935;举报邮箱: jubao@yunnan.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