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白竹棚村民小组脱贫致富记
沿着泥泞弯曲的山路,记者一行人驱车前往墨江哈尼族自治县泗南江镇苏卫村白竹棚村民小组。
“你们看,这条路是村里正在修建的进村路,有2公里左右,修通后进村至少可以减少5公里的路程。”行至半路,驾驶员刘师傅指着左前方正在铺设的一条水泥路介绍说。顺着他手指的方向,只见一条平整而又笔直的水泥路一直通向山林深处。刘师傅说,这是一条能给当地群众带来希望,走向脱贫致富的小康之路。
近年来,白竹棚村民小组借力脱贫攻坚这一“东风”,通过致富能人带动,大力发展烤烟、茶叶、生猪等种植养殖产业,并不断完善基础设施建设,全村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跟着范定林有得吃”
白竹棚村民小组位于苏卫村西南部,地形以山区为主,全组共有32户162人,人口不多,但土地贫瘠。在乡邻口中,一度流传着“嫁人不嫁白竹棚”的俗语,其贫困程度不言而喻。
“以前白竹棚可是苏卫村最贫穷落后的村民小组,小组里一半以上的农户都是贫困户。”苏卫村村务监督委员会主任段祖顺告诉记者,在范定林的带领下,如今的白竹棚不仅变了样,还成了全村人均收入最高的村民小组。
“跟着范定林有得吃。”这是记者在白竹棚村民小组听到的最多的一句话。
“我们村民小组长范定林,人好学又有技能,热情又勤奋,带领大家走上了致富路。”村民杨发忠说,他在范定林的帮助下掌握了烤烟种植、烘烤技术,烤烟年年丰收,去年种植的16亩烤烟就获得5万元的收入。
范定林还把寨子里劳动力弱的农户家的土地租来种植烤烟,农忙时让大家做些力所能及的活计,并给予相应的酬劳。
2019年,白竹棚村民小组人均收入达7300元左右,曾经最穷村变成如今的最富村,成为相邻村羡慕的对象。
“大家要真正感谢的不是我,而是党的好政策,我也是受益者。”范定林说,他有今天,必须感谢党委政府的帮助。
范定林自小家庭贫困,小学毕业后便在家务农。几年来,全家人也只能勉强吃饱肚子。2011年,范定林决定外出打工。由于勤奋好学又能吃苦,范定林的收入一年比一年高,家里的窘境得到缓解。2014年,他回到家乡,看到白竹棚村民小组还是贫穷的老样子时,心里十分沉重。此时,苏卫村“两委”班子邀约范定林谈心,让他利用在外闯荡、见多识广的优势,把村民小组长的担子担起来,带领村民发家致富,范定林毫不犹豫就答应了。
“家家户户都能住上小洋楼开上小轿车”
2014年,白竹棚村民小组开始规模发展烤烟产业。恰逢此时,泗南江镇党委政府将部分烤烟税收拿出来帮助烟农建设烟区路、建盖烤烟房、购买水管、建盖水窖等。享受到政策红利,白竹棚村民小组的烤烟种植面积也从最初的60亩,发展到2020年的145亩,烤烟收入连年增加:2016年,烟农共计收入25万元;2017年,共计收入29万元;2018年,共计收入32万元;2019年,共计收入40万元,每户烟农平均增收55000元左右。
在烤烟产业步入正轨后,2017年,范定林又提出新的想法:带领村民利用烟后闲置地种植水晶豌豆。
“以往收获烤烟后土地就闲置了下来,现在村民利用闲置烟地种植水晶豌豆,还可以增加收入,而且我也懂种植技术,可以发挥更大的作用。”范定林说,2019年,全村水晶豌豆收入已达12万元。
如今,白竹棚村民小组不但改变了贫穷的面貌,而且群众的精神面貌也焕然一新了。在与他们的交谈中,能感受到村民团结一心奔小康的劲头。
“现在党的惠农政策好,都要好好干”“好日子是干出来的”“相信再过两年,我们寨子里家家户户都能住上小洋楼、开上小轿车”……这既是全体村民的心声,也是大家对幸福美好生活的憧憬和向往。
村民的信心,有近年来脱贫致富的底气,也源于全村发展的美好蓝图:扩大烤烟产业规模,加大烤烟种植新技术的推广应用,提高烤烟生产质量;全面推广烤烟、水晶豌豆轮种模式,不断提高种烟农的经济效益。
如今,白竹棚村民小组,一个深藏在大山深处的偏远小村寨,正阔步走在奔小康的路上。(陈景锋 臧灵 苏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