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澜沧凝聚科技力量播下致富“种子”
产业发展落后和素质性贫困是制约澜沧拉祜族自治县经济发展的主要因素。要彻底拔掉“穷根”,改善“穷貌”,科技是关键。近年来,澜沧抓住中国工程院定点帮扶的机遇,借助院士、专家的人力、智力帮扶,大力开展科技扶贫工作,走出了一条专家团队与农民深度融合、科技与产业紧密结合、“输血”与“造血”有机结合的“澜沧”扶贫新模式。
聚焦组织保障,精准推动帮扶工作。成立由县委书记任组长、县长任常务副组长的县科技扶贫工作领导小组,高位推动工作落实。制定出台《县处级领导挂钩联系中国工程院定点扶贫重点项目工作方案》,明确“一个项目、一个县处级联系领导、一个工作班子、一个责任单位、一个推进方案”的项目协调推进机制,保障中国工程院对澜沧定点扶贫重点项目扎实推进。编制完成《澜沧县科技扶贫示范县建设行动计划(2017—2020年)》,大力实施产业发展、素质提升、科技基础设施建设、劳务输出、健康扶贫、科技人才队伍六大科技扶贫示范行动工程。旨在到2020年,带动2.8万以上贫困户,9万以上贫困人口脱贫。
聚焦科技创新,培育发展致富产业。紧扣澜沧产业发展落后短板,中国工程院院士专家经过全面调研和精准分析,与县委县政府共同确定产业发展方向,以“科技团队+企业+合作社+农户”的模式,培育符合澜沧实际、符合市场需求、辐射带动能力强的林下有机三七、冬季马铃薯、冬早蔬菜等为重点的脱贫致富产业,带动农户从传统生产方式向科技运用转变。同时,主动对接市场,引入4家企业解决农林产品销售问题,实现小农户和现代农业发展的有机衔接。
聚焦扶志扶智,大力实施教育培训。紧扣素质性贫困短板,立足于产教研融合,依托“院士专家咨询服务站”“院士专家扶贫工作站”,大力开展职业教育和科技培训,全国首创的“院士专家指导班”直接面向贫困群众开班授课,院士专家与农民学员同吃同住同劳动,深入田间地头、禽畜圈旁边教边做、边做边学,手把手教授农民学员学习科学种植技术和养殖知识,培养了一批农村致富带头人和新型职业农民。
科技扶贫成效显著。“院士专家咨询服务站”“院士专家扶贫工作站”职业教育和科技培训班开班以来,全县共开展农业科技培训371期,受训3.2万人次,劳动力转移培训7.9万人次,转移农村劳动力7.9万人次。学员返乡后积极推广科学技能,影响带动身边的农户依靠科技脱贫致富。2017年,返乡学员种植冬季马铃薯120余亩、林下三七80余亩。
贫困群众实现了持续增收。在“院士专家咨询服务站”“院士专家扶贫工作站”帮扶下,澜沧冬季马铃薯项目累计推广种植2200亩,带动农户0.62万户2.56万人发展冬季马铃薯,其中建档立卡贫困户596户2086人,户均增收3800余元;林下三七累计推广种植1000余亩,带动农户1233户3822人,其中,前期林地租赁和打工收入户均增收2000余元,后期三七成熟获利后将获得30%收益分红。(澜沧县委宣传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