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普洱市镇沅彝族哈尼族拉祜族自治县民江村受灾群众和企业代表怀着无比激动的心情,将两面绣着“抗洪抢险显担当,军民同心护家园”“解民之所忧,行民之所盼”的鲜红锦旗送到镇沅县人武部。群众手中的锦旗既是乡亲们对民兵抢险救灾工作的高度认同,更是军民鱼水情最生动的写照。

11月初,镇沅县境内遭遇罕见的持续强降雨,洪水肆虐,李仙江水位突破历史极值,江水外溢民江村部分民房进水、道路中断、群众受困,危急关头,人武部闻“汛”而动,第一时间吹响集结号,率领民兵队伍向灾情最严重的一线发起冲锋,筑起“生命防线”。
泥泞中,他们成了百姓最坚实的依靠;洪流里,他们化身守护家园的“迷彩堤坝”。在受灾村庄,民兵们蹚着齐膝的积水淤泥,从村庄道路到临街商铺,从社区公园到农房院落,手持铁锹,昼夜不停地清淤疏堵,汗水混着雨水,浸透迷彩服,手掌磨出血泡,依旧挥锹不止。他们肩扛手抬,将一件件被洪水浸泡的家具、电器有序转移;民兵们连续作战,2500平方米的民房淤泥在一锹一锹中清除,1万平方米的商铺在合力攻坚下重焕整洁,用30余吨淤泥的清除量、数千米道路的畅通,换来群众舒展的眉头。
数字背后,是赤子深情,是人民子弟兵用肩膀扛起的责任,用脚步丈量的初心。一位老人紧握民兵的手哽咽:“看到这身迷彩,我们心里的石头就落地咯!”

洪流退去,家园正重焕新颜。而那段迷彩与洪水搏斗的日日夜夜,那些肩并肩、心连心的温暖瞬间,早已深深烙在群众心中。镇沅县人武部负责人表示:“这面锦旗,是荣誉更是鞭策。只要人民需要,我们永远冲锋在前,风雨终将过去,而军民携手铸就的深情,正如这锦旗上的针脚,绵密而永恒!”
据了解,近年来镇沅县人武部始终把练兵备战、抢险救灾工作放在首要位置来抓,配齐备全应急抢险物资器材,常态组织民兵分队开展实战化应急演练,持续加大军地抓建合力,不断优化兵员质量和结构布局,紧贴使命任务,着眼能力生成,把民兵队伍建成应急抢险救灾的“硬拳头”。

云南网通讯员 张俊 薛顺琳 记者 沈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