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内科团队成功实施临时心脏起搏器植入术,为急性心梗患者赢得宝贵抢救时间;
呼吸科团队实施的首例CT引导下经皮肺穿刺活检术,诊断准确率达90%以上;
消化科完成的首例超声引导下肝穿刺活检术,为肝病患者提供了明确的病理依据;
疼痛科引进的智能腰椎牵引术,通过个性化治疗方案,显著提升了腰椎疾病康复效果……
自复旦大学附属华东医院第七批援滇医疗队帮扶普洱市景谷傣族彝族自治县人民医院三个月来,已经帮助景谷县人民医院实现多项医疗技术突破。

据了解,复旦大学附属华东医院第七批援滇医疗队创新帮扶模式,采用“手把手带教+理论授课”相结合的方式,每名专家固定带教1-2名本地医生。三个月来,累计开展教学查房34次、业务培训21场、学术讲座9场,培训医务人员200余人次。“通过沪滇帮扶项目的系统学习,我们掌握了更多疑难病例的诊疗思路。”受援科室的医生表示,这种注重实践的教学方式,让他们在面对复杂病例时更有信心。
此外,为切实解决基层群众看病难问题,医疗队深入景谷各乡镇村寨,开展巡回义诊9场,服务群众187人次。“上海专家来到家门口为我们看病,让我们感受到了党和政府的关怀,感谢沪滇帮扶的好政策!”在义诊现场的一位傣族老人道出了当地群众的心声。援滇医疗队不仅带来了先进的医疗技术,也带来了党和政府对边疆地区群众的关心。

据悉,本次为期半年的帮扶已进入下半程,未来三个月,复旦大学附属华东医院第七批援滇医疗队将紧扣“1+5+N”帮扶方案,在现有成果基础上,通过建立远程医疗协作平台、完善专科联盟机制等一系列具体措施,重点加强学科体系建设、人才梯队培养和医疗质量管理,为景谷打造一支“带不走”的医疗队伍,确保帮扶成效持久化。
云南网记者 高玥 通讯员 王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