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普洱市镇沅彝族哈尼族拉祜族自治县恩乐镇坚持以“党建+林长制”为主线,牢牢把握“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主基调,创新探索“党建红”与“林长绿”深度融合路径,将党的政治优势、组织优势转化为生态治理效能,推动林长制从“全面建立”向“全面见效”纵深迈进。

恩乐镇坚持把林长制作为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一把手”工程,健全工作机制,构建“镇党委统筹、村级落实、党员参与、群众共建”的三级联动责任体系。制定出台相关制度文件,明确镇级总林长2名、镇级林长8名、村级林长9名、小组级林长(党员中心户)101名,划定责任区域94个,实现“山有人管、林有人护、责有人担”的网格化管理格局。推行“党员+护林员”双员协同模式,实行“一网格一党员一片林”包保责任制,将党组织战斗堡垒建在山头地块上。
此外,充分发挥基层党支部在生态保护中的战斗堡垒作用,将林长制宣传与基层党建深度融合,依托“三会一课”、主题党日、林长制专题会议等载体,常态化组织党员学习政策法规,不断增强党员干部的生态责任感和使命感。并定期开展森林火灾应急演练、病虫害防治培训和巡林业务提升班,全面提升“早发现、快处置、能扑救”的实战能力。同时,组织开展森林防火“敲门行动”,深入农户家中宣传防火知识、签订责任书,发放相关宣传资料,并利用村广播、宣传栏、微信群、流动宣传车等“线上+线下”多渠道宣传,营造“人人知晓林长制、人人参与护绿行动”的浓厚氛围。

既要“护绿”也要“增绿”,既要“生态”也要“生计”。为此,恩乐镇探索“党支部+村级集体经济合作社+农户”发展模式,一方面,深入推进林美乡村建设,2025年以来累计种植凤凰木、三角梅、樱花等景观苗木2000余株;另一方面,聚焦特色林业提质增效,全镇巩固发展木本油料产业4.48万亩,因地制宜推广中药材、香料作物等林下种植1.1万亩,覆盖农户1200余户,户均年增收超5000元,走出一条“不砍树也能致富”的绿色发展之路。
云南网通讯员 陈家黎 记者 高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