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伏板上能发电,板下能务工,土地流转有租金,咱们的日子越来越有盼头!”孟连傣族拉祜族佤族自治县娜允镇芒街村佤族村民叶雅的话,道出了当地群众在党建引领光伏产业发展中的真切获得感。近年来,孟连县将党建工作与绿色能源开发深度融合,通过建强组织堡垒、创新发展模式、健全利益联结,让光伏产业成为边疆振兴的“阳光引擎”。
孟连县哈尼、允山复合光伏发电项目一角。党建领航定向,破解产业发展难题
县委、县政府成立分布式光伏开发工作领导小组,制定印发《孟连县分布式光伏开发实施方案》,县发展和改革局统筹规划布局,县住房和城乡建设局负责房屋安全监管,县自然资源局严格审核用地性质,联合开展项目实施村、组,企业政策解读、现场踏勘等一线宣传指导办公,通过信息共享、使命同担,依靠加强党建促进业务和服务提升,把党的政治优势转化为组织化推动项目实施强大动能。在哈尼、允山复合光伏发电项目推进中,县乡两级党员干部组建攻坚队,仅用3个月完成土地协调、手续办理等前期工作,保障项目顺利实现全容量并网投产,装机规模达6万千瓦,累计发电13364.96万千瓦时。

创新发展模式,激活资源利用效能
孟连县立足边境山区实际,探索出“光伏+农业”“光伏+中药材+产品”等多元融合模式。2025年招商签约中,县委、县政府主动对接企业需求,优化营商环境,成功引入普洱宇格新能源等企业,一次性签约扎莫弄复合光伏、绿色建材加工等重点光伏项目5个,总投资额达6.44亿元,加快经济社会发展的全面绿色转型;娜允镇芒街村光伏农业生态园作为省级重点项目,占地1000多亩,在800多亩光伏板下种植桑叶、白芨600多亩,实现“板上发电、板下种植”的立体利用;在工业领域,云南森洁医用乳胶器材有限公司屋顶分布式光伏项目顺利备案,装机容量4.2MWp,预计年发电量579.6万千瓦时,让工业厂房变身“发电站”。“一地多用”模式的实施,既守住了生态底线,又提高了土地单位产出。

娜允镇芒街村村民正在光伏基地桑叶加工厂务工。
健全利益联结,铺就助农增收之路
孟连县积极推广牛油果产业“334”利益分配经验,以党组织为纽带搭建企业与群众沟通桥梁,构建“土地流转+务工就业”“土地租赁+产业发展”双增收链条。芒街村通过党员干部逐户宣传、村委会“一事一议”确定开发主体,依托光伏项目土地流转让96户群众获直接收益;项目完工后,企业免费提供土地、种苗与技术,推广桑叶、白芨种植并开发相关产品,全县光伏产业链已稳定提供430余个就业岗位;富岩镇、公信乡则发展屋顶庭院分布式光伏,以“板上发电、农光互补”模式,将项目发展与群众利益深度绑定,既推动地方经济发展,又守护生态环境,实现生态与经济效益双赢。
云南网记者 胡梅君 通讯员 孟组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