邮箱
云南网邮箱 云报邮箱
要闻
您当前的位置:云南网 >> 普洱频道 >> 要闻 >> 正文
西盟县力所乡:党建引领“小厨房”撬动乡村“大民生”
发布时间:2025年11月04日 15:21:46  来源: 云南网

  “以前厨房又黑又旧,烟熏火燎的,每次做饭都头疼。现在看这崭新的灶台、亮堂的环境,做饭都成了一种享受!”近日,在普洱市西盟佤族自治县力所乡南亢村富倮一组,村民娜思站在自家焕然一新的厨房里,脸上满是藏不住的喜悦。走进她家厨房,洁白的瓷砖铺墙、崭新的厨具摆放整齐,曾经杂乱破旧的场景不见踪影,处处透着温馨舒适,这正是力所乡以党建为引领,通过厨房改造为村民生活带来的喜人变化。

  自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行动开展以来,力所乡精准把握“厨房是农村家庭核心生活区域”的定位,始终锚定党建引领主线,学习借鉴“千万工程”成功经验,结合力所乡实际,构建“党员带头+群众参与+多方协同”的推进路径,以人居环境整治为关键突破口,系统统筹推进厨房改造工作,真正让方寸“小厨房”成为撬动乡村“大民生”、激活乡村振兴活力的有力支点。

  党建领航聚共识,民生需求放首位 

  “改不改、怎么改,群众说了算。”这是力所乡推进厨房改造的核心原则。为让改造工作精准对接村民需求,乡党委、政府组织党员干部深入各村组,开展“零距离”走访调研。党员干部以“火塘夜话”的形式,与村民围坐一堂唠家常、听诉求,详细记录大家对厨房改造的期望与建议,同时耐心宣讲改造的重要意义,引导村民转变观念、主动参与。通过深入沟通,不仅凝聚了“改厨房、优环境”的思想共识,更让改造工作真正做到“贴合民心”,为后续推进打下坚实基础,助力乡村人居环境实现“外在颜值”与“内在品质”的双提升。

  党员带头作表率,内生动力齐激发 

  “党员先干,群众才会跟着干。”在厨房改造中,力所乡充分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以“微改造、精提升”为标准,推动改造工作加速落地。村组党员率先垂范,主动拆除自家破旧厨房。力所村茨米竹一组党员老三,率先拆除了使用二十余年的破旧土灶,还主动联系施工队规划新厨房布局,忙完自家改造后,又义务帮邻居搬运建材、调试厨具。在党员的带动下,村民们热情高涨,纷纷加入改造队伍。仅茨米竹二组,就用60天完成了102户厨房改造,形成了“党员带头干、群众跟着干”的浓厚氛围,激发了乡村建设的内生动力。

  多元投入破瓶颈,资金保障促推进 

  资金是厨房改造的关键瓶颈。力所乡创新思路,探索出“向上争取一点、社会资助一点、群众自筹一点”的“三个一点”资金筹措模式,最大限度调动各方力量,破解资金难题。在力所村茶厂组,政府投资10万元、社会资助折合3万元、群众自筹及投工折合15万元,顺利完成45间厨房改造;佐扩村南约组则投入财政资金303.6万元,群众投工投劳折合432.4万元,力所村茶厂组、佐扩村南约组的改造模式已在全乡推广,截至目前,依托“三个一点”模式,全乡已有92户完成改造。这种“不等不靠、多方出力”的模式,不仅解决了资金缺口,还让村民从“旁观者”变成“参与者”,同时还自发成立“厨房维护小组”,定期清理公共区域,内生动力转化为乡村治理的长效活力。

  严格验收保质量,民生工程暖民心 

  “改得好不好,验收见真章。”为确保厨房改造质量,让村民真正受益,改造完成后,乡党委、政府立即组织乡经济发展办、兴边富民服务中心的党员干部组成验收小组,开展全覆盖、高标准的实地验收。截至目前,全乡已完成469户厨房改造验收,每一户都达到“洁净明亮、设施完善”的标准,今年还将继续推进881户改造工作。如今,走进力所乡的村落,曾经“油污遍布、设施破旧、安全隐患多”的厨房不复存在,取而代之的是整洁有序、功能齐全的新厨房。这小小的“厨房微变化”,不仅让村民生活品质实现“大提升”,更让基层党组织成为群众信赖的“主心骨”,是“小而美”民生工程融入基层治理大格局的生动实践。 

  云南网记者 胡梅君 通讯员 施音

责任编辑:邓蕊丹
关注云南发布
关注云南网微信
关注云南网微博
新闻爆料热线:0871-64160447 64156165 投稿邮箱:ynwbjzx@163.com
云南网简介 |  服务合作 |  广告报价 |  联系方式 |  中央厨房 |  网站声明
滇ICP备08000875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3120170002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2511600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滇)字 04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号:(云)字第00093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滇B2-20090008 ® yunnan.cn All Rights Reserved since 2003.08
未经云南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
24小时网站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871-64166935;举报邮箱: jubao@yunnan.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