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澜沧绿美公路的蝶变(一)——世遗之路引客来
当一条公路兼具“颜值”与“实力”,能给一座县城带来怎样的改变?
在澜沧,国道G219线澜沧段用实际行动给出了答案——它连通景迈机场,直达全球首个茶主题世界文化遗产“普洱景迈山古茶林文化景观”,它以“绿”为魂、以“美”为韵,将澜沧的生态画卷、民族风情与特色产业精巧“串珠成链”,不仅让“车在景中走,人在画中游”成为现实,更激活了县域经济发展的新引擎,让曾经“藏在深闺人未识”的澜沧,凭借这张亮眼的“文旅名片”吸引着八方来客。
一条公路连“诗与远方”
为探索藏在深山里的古茶林,全国各地游客纷纷慕名而至,站在国道219线澜沧段的一处房车营地,眼前的景象充满活力。来自北京、四川、广东等地的房车整齐停靠,车身上残留的风尘诉说着跨越山海的旅途故事。游客们或在树荫下泡一壶普洱茶,或举着相机拍摄“云海漫茶山”的美景,或向工作人员打听小众景点与特色美食,旅途的疲劳在千年茶香和拉祜小调里得到了最大的慰藉,当地的特色美食每一口都冲击着游客的味蕾。再从这个营地出发,往东可抵达充满烟火气的澜沧县城,往西能直达世界遗产景迈山。这条公路就像一条灵动的丝带,一头系着市井生活的温暖,一头连着诗与远方的浪漫,彻底打破了以往“景美人难至”的困境。
绿美公路藏着“满分体验”

“这一路最惊喜的就是这条G219线澜沧段!平整的路面,两旁的绿植和花卉看得人心情舒畅。”来自四川的自驾游客张先生笑着分享,“沿途的观景台、充电桩这些配套特别齐全,累了就能在房车营地休整,还能近距离感受拉祜族的民族风情。之前听朋友说澜沧偏远,这次走下来才发现,这条绿美公路把美景和便利都串联起来了!”
澜沧公路分局适应当前交旅融合、乡村振兴发展趋势,借云南省绿美公路三年行动之机,积极探索创新实践,深入挖掘、整合沿线民俗风情、特色产业、高效现代农业、民俗食宿、休闲观光等特色资源,打好“公路+旅游、公路+文化、公路+产业”三张牌,在沿线设置观景台、特色导视系统、慢行步道、栈道、旅游厕所、充电桩等旅游服务设施。将其打造成为“品味醇香古茶、体验神秘拉祜、发展特色产业、帮助群众致富”的融合发展之路。如今的国道219线澜沧段,早已超越了单纯的通行功能,让“车在景中走,人在画中游”的诗意想象,变成了每一位游客都能真切感受到的美好体验。
“风景线”变身“黄金线”
公路的蜕变,不仅是“颜值”的跃升,更是“发展动能”的全面激活。
从景迈机场岔路口出发,车轮沿着平整通畅的道路驶过东回镇的田园村落,穿过澜沧县城的烟火街巷,途经歌声满谷的老达保4A级景区,最终深入古茶林的核心秘境。四通八达的路网打破了地域限制,真正实现了“路通则业兴”。
自2023年9月普洱景迈山古茶林文化景观申遗成功以来,2024年景迈山共接待游客40.2万人次,同比增长33.52%,实现旅游收入3.38亿元,同比增长184%。2025年国庆、中秋双节期间,澜沧县旅游市场迎来爆发式增长,累计接待游客23.40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20974.09万元,景迈山古茶林文化景区接待游客17988人次,老达保景区接待游客4287人次。这条绿美公路,已然成为吸引游客的“风景线”与带动发展的“黄金线”。
在家门口吃上“旅游饭”

“公路没修好的时候,店里一天最多接待两三桌客人,很多游客想来也觉得路远难走。”公路沿线的农家乐老板李扎体喜上眉梢,“现在不一样了,节假日店里天天满座,今年双节期间,营业额比平时翻了三倍,我还雇了两个村民帮忙。这条公路真是我们的‘致富路’!”

一道风景激活一方经济。绿美公路的蝶变升级,为沿线乡村旅游注入了全新活力,催生出多元业态的蓬勃生长。它更像一条坚韧的纽带,一头系着产业的兴旺,另一头连着乡村的希望。
如果你也向往山水与烟火交织的旅程,不妨沿着这条绿美公路出发,在古老的茶香与欢歌中,读懂这片土地的独特魅力!(董琳 姜莹 罗进花 肖学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