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基层治理】景谷永平:“庭前调解”将矛盾化解在源头

自景谷县永平镇综治中心正式运营以来,永平镇以深化诉源治理为核心,创新探索“庭前调解”基层治理模式,将矛盾纠纷化解在一线、消除在源头,不仅为群众搭建了高效解纷平台,更打造出新时代“枫桥经验”在县域落地的“永平范例”。

“多亏综治中心调解,没打官司就拿到了补偿款,解决了家里几个月的烦心事!”近日,在永平镇综治中心,拿到6.9万元交通肇事补偿款的群众王某芬难掩激动。此前,王某芬与张某堡因一起交通肇事案就赔偿金额争执不下,矛盾一度升级。综治中心介入后,通过专业调解团队耐心沟通,最终促成双方达成一致,既为群众节省了诉讼成本,也有效缓解了司法机关办案压力。

作为基层社会治理的“关键枢纽”,永平镇综治中心的高效运转,源于其多部门资源整合的创新机制。综治中心整合法庭、司法所、派出所、镇平安法治办等单位力量,专门设立“庭前调解窗口”,将调解作为诉讼程序的前置环节——法庭在案件正式立案前,先将纠纷流转至综治中心,由综治中心协调对应部门开展联合调解,真正实现“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镇、矛盾不上交”。
“我们推行‘常驻+轮驻’模式,让各部门力量沉在一线,为群众提供调解指导、司法确认、立案审查、法律咨询‘一站式’服务。”永平镇平安法治主任王云波介绍,综治中心通过“一站式受理、一揽子调处、全链条解决”,让群众反映诉求“只跑一地”;调解中既用法律法规“划底线”,也用村规民约“讲道理”,用群众听得懂的语言化解分歧,大幅提升调解成功率。

据悉,永平镇综治中心承载着周边乡镇庭前调解“中心枢纽”的职能,调解范围覆盖家事纠纷、邻里矛盾、劳动争议、交通事故赔偿、小额债务等多个领域,严格落实“非诉优先、应调尽调”原则。截至目前,永平法庭流转至综治中心进行庭前调解的案件共计8批次49件,调解成功率达65%,不仅为群众减少了“诉累”,更极大节约了司法资源,为基层治理现代化提供了可复制、可推广的实践经验。(杨舒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