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从水泥地到“活力模方”,宁洱乡村娃的“运动快乐”升级了
近年来,在宁洱县教体部门与社会公益组织的携手努力下,通过积极争取多方援助,全县部分乡村中小学的体育场地迎来了焕然一新的改造升级。昔日的简陋水泥操场已逐渐成了设施齐全、功能多样的现代化运动场,为孩子们打造了一个充满活力与乐趣的运动天地。



走进宁洱镇民安小学,孩子们如同一个个灵动的小精灵,在“钻山洞”“爬天梯”之间自由穿梭,大家簇拥在一起,你追我赶,清脆的笑声回荡在校园的每个角落,尽情享受运动带来的快乐。
宁洱镇民安小学是一所乡村学校,共有五个班89名学生,因建校时间久远,学生的活动场地较为陈旧。2023年底,经县教体部门与社会公益组织壹基金对接联系后,学校成功争取到30万元资金,用于建设500平方米的体育场地。该工程于去年暑假期间完成升级改造,铺垫了色彩鲜艳、富有弹性的塑胶地板,并配备了跨栏、平衡木、单双杠等体育器材。
“现在的体育课堂比以前丰富多了。”宁洱镇民安小学体育教师陈发章介绍,除了立定跳远、短跑等传统田径项目,课余时间和社团活动里,孩子们还能在新场地上开展各类趣味游戏。每天半小时的大课间,无论是班级集体活动,还是学生自由组合玩耍,清脆的笑声总能传遍校园每个角落。


宁洱县勐先镇宣德小学的篮球场也迎来了崭新变化,学校的篮球场告别了破旧的水泥地面,取而代之的是淡蓝与深紫搭配的悬浮塑胶场地,柔软的材质能有效保护学生运动安全,明快的色调则让整个球场充满活力。每当体育课或课外活动时间,老师组织的篮球竞技总能点燃全场:场内球员激情奔跑、传球投篮,场外啦啦队欢呼呐喊,即便烈日当空,也挡不住孩子们对篮球的热爱。学生杨华魁就是篮球爱好者之一,他高兴地向大家分享道,“新场地让我更爱打篮球了,再辛苦也不怕,就想把技术练得更好。”
“自从有了新篮球场,我每天都要打一会儿,将来想当一名球星。”在宁洱镇民安小学崭新的运动场上,学生江明博一边擦拭额头的汗水,一边坚定地说。如今,在宁洱县教体部门与社会公益组织的携手推动下,越来越多乡村学校的孩子们拥有了设施完善的运动空间,体育热情在阳光下尽情绽放。

这样的变化,正在宁洱县更多乡村学校发生。自2023年底宁洱县教体部门与壹基金沟通联系以来,通过壹乐园运动汇项目的申报,还有德化中心学校、德安中心学校的运动跑道和篮球场也相继完成升级改造。
此外,多年来,宁洱县的教育事业还得到中国宝武集团、上海金山区及其他爱心企业与人士的关爱支持,并通过多种援助形式,先后为德安乡中心学校小学部、同心镇初级中学、磨黑镇团结小学、勐先镇竹山小学改造了老旧篮球场。在各方的共同努力下,乡村学校的孩子们得以在一块块“活力模方”中自由地释放体育热情,在“动感拼图”里绽放属于他们的耀眼光芒。

“这些公益项目不仅缓解了我们校园体育建设资金短缺的难题,更帮助学校丰富了体育课堂内容,为‘五育并举’落地见效提供了有力支撑。”宁洱县教育体育局副局长孔斌表示,目前还有部分乡村学校的体育场地需要提升,会继续主动对接社会公益组织和爱心人士,把更多爱心行动送到有需要的学校,同时也让这份爱心在孩子们心中扎根,引导他们成长为有温度、有担当的人。
体育教育是培养全面发展人才的重要环节,在各方支持下,宁洱县各学校不断挖掘学生体育特长,助力山区学子凭借运动天赋走向更广阔的舞台。(杨媚 刘梦星 罗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