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粉糯!香甜!宁洱的它,没上市就已“爆单”!
说起宁洱土特产
黄心山药一定是绕不过去的
或蒸或烤 粉糯香甜
征服了无数食客的舌尖
更让不少种植户实现了增收
时值黄心山药丰收季
来看看这个“香饽饽”产业
是如何长成的?
连日来,宁洱县宁洱镇民政村的田间地头一派繁忙景象,连片种植的黄心山药陆续进入采收期,村民们正抢抓晴好天气采挖、分拣、装运,新鲜的山药裹着湿润泥土,带着自然芬芳,通过订单渠道发往全国各地,端上千家万户的餐桌,成为市场上的“香饽饽”。
“我们民政的山药个头匀称、颜色鲜亮,蒸着吃粉糯,烤着吃香甜,每年还没开挖,老客户的订单就排满了。”村民张晓佳手里捧着刚出土的黄心山药,语气里满是自豪。
作为民政村黄心山药种植带头人之一,多年来张晓佳边种边摸索、边总结边推广,不仅将自家种植面积从最初的10亩扩大到50亩,还带动周边数十户村民加入种植队伍,村民们的收入也跟着翻了番。“有时外地客户打电话来预订,产量跟不上,只得跟顾客反复解释,下次优先供货。”张晓佳补充道。
黄心山药能有如今“名气响、销路旺”的局面,离不开产业起步阶段的扎实铺垫,在种植户的带动与示范下,民政村以“一村一品”发展思路为引领,通过成立种植互助小组、邀请农业技术人员指导等方式,推动山药种植从“零散摸索”走向“规范规模”。目前,全村黄心山药种植面积达800余亩,预计总产量400吨,经济效益可达500万元。
“我家种了8亩黄心山药,从微信上来买的顾客多,今年光靠山药就能挣好几万。”种植户董大伟一边打包山药,一边展示手机里的订单消息,脸上满是喜悦。
如今,村民们在传统线下批发的基础上,还通过微信朋友圈、抖音等渠道宣传销售,不但销路不愁,还让民政村黄心山药的名气越来越大。昔日的“小作物”到如今的“致富薯”,黄心山药产业已成为宁洱镇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推进乡村振兴的重要支撑。
未来,宁洱镇将继续以特色产业为纽带,盘活各村优势资源,让更多像黄心山药这样的“土疙瘩”变成“金疙瘩”,带动更多村民在乡村振兴的道路上稳步前行,绘就产业兴旺、村民富裕的美好画卷。(孙语璇 李婷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