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一轮丰收后,宁洱这地田垄又“换装”→
近年来,勐先镇围绕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目标,科学谋划、精准发力,推行“烤烟+多元作物”轮作模式,进一步推动“烟后经济”提质增效,为乡村振兴注入动能。
金秋九月,勐先镇的烟叶采收已告一段落,原本遍布烟株的土地如今披上了一层鲜嫩的“绿装”,孕育着新的增收希望。田垄间,玉米在微风中摇曳,身姿婆娑;无筋豆舒展藤蔓,攀上豆架;蚕豆苗纷纷探出嫩芽,青翠欲滴……农户忙碌在其间,或浇水、或除草或疏苗,烟后作物的田间管理有序进行。
“往年,烟叶采完后我家田地就闲着了,今年在农技术人员指导下种上了无筋豆,可以增加一笔收入。”宣德村小平寨组村民李娟说着话,手里插豆架的活也没落下。
据了解,勐先镇牢牢把握农业发展窗口期,在烤烟采收后高效利用土地,采取订单种植的方式,轮作发展玉米、无筋豆、人参果等特色产业,形成“烟粮协同、烟经结合”的生态种植体系。截至目前,已种植小春玉米3375亩、无筋豆1720亩、人参果560亩、荷兰豆330亩、蚕豆200亩。
接下来,勐先镇将加大对烟后作物的田间管理技术指导,给予一定的政策扶持,并及时对接销售市场,让农民种得安心,更能稳定实现增收。(付美勇 周芋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