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秋时节,普洱市澜沧拉祜族自治县富东乡的万亩八角迎来了丰收季,山间地头弥漫着八角的独特香气。八角林里,村民们忙着采摘、分拣,晾晒场上的八角堆成小山,一派繁忙的丰收景象。
“去年八角品质好,价格稳,我家30多亩地能加工出来700多公斤干果。今年受雨水影响,产量有所下降,但是收购价比去年高了5—7元,算下来也能有两万多元的收入”打黑村种植户雷应忠一边打包八角一边说,脸上满是丰收的喜悦。
作为富东乡的支柱产业之一,八角自1985年从文山州富宁县引入后,凭借当地适宜的气候和土壤条件,逐渐发展成覆盖5个村的规模化产业,让“香料之乡”的美誉远近闻名。
近年来,为进一步提升产业效益,打黑村、黄藤村、富东村组织部分种植户外出学习先进经验,引进了矮化树种,同时优化了八角嫁接技术。这些举措在部分地块试种后,已显现出便于采摘、结果期提前的效果,为后续产量提升打下了基础。
“以前摘八角要爬高梯,现在部分地块的矮化树站在地上就能摘,安全又省力。”打黑村种植户余润平说,村里几户试种了改良品种,摘起来省时省力,方便了不少。
除了品种和技术的改进,富东乡还通过电商平台拓宽销路,让八角从本地市场走向更广阔的天地。目前,新鲜八角和干制品通过线上线下渠道销往各地,成为餐饮、香料加工等领域的抢手货。
2024年,富东乡八角种植面积达1.64万亩,总产量预计达540.66吨,产值达到5090万元。2025年,八角总体收购价稳定在32—34元/公斤,预计产值有望突破5000万元。
眼下,丰收的八角正源源不断地从林间运往市场,不仅为种植户带来了实实在在的收入,更成为富东乡经济发展的“压舱石”,为乡村振兴注入了强劲动力。未来,富东乡将持续推动八角产业品种改良与技术升级,通过规模化推广先进种植模式夯实产业根基;同时,加快产业链延伸,推动初加工与精深加工协同发展,提升产品综合价值;此外,还将强化品牌塑造与市场拓展,让富东八角在更广阔的舞台上打响名气。
云南网通讯员 王悦 记者 高玥 胡梅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