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闻
您当前的位置:云南网 >> 普洱频道 >> 要闻 >> 正文
思茅秋色好 瓜果蔬菜丰
发布时间:2025年09月19日 10:21:00  来源: 云南网

  深秋的普洱,稻浪翻金,果香四溢。行走在思茅区的田间地头,随处可见农民忙碌的身影和洋溢的笑脸。这里不仅是茶香弥漫的世界茶源,更是一片孕育丰收的沃土。

  在思茅区龙潭乡龙潭村四家寨小组,种植大户周邦礼手持一颗金黄饱满的果实,向记者热情介绍:“这叫燕窝果,肉细如丝、甜而不腻,去年30亩地卖了50多万元。”阳光洒满果园,农户们正穿梭其间采摘装箱。龙潭乡因独特的气候条件成为水果生长的天堂,火龙果、柠檬、百香果等特色水果陆续成熟,成为农民增收的“黄金果”。

  不远处的小田小组,青香柠檬也进入采摘期。村民杨培娣和10多个姐妹们忙着将饱满的柠檬称重装箱,她笑着说:“我们都是附近村民,采果期就来基地打工,一天能挣120元呢!”普洱嘉柠农业科技开发有限公司技术员江卫介绍,公司在龙潭乡种植柠檬120多亩,因海拔适宜、无霜期长,柠檬产量高、品质好,主要销往昆明、景洪等地,到目前,产量接近70吨,产值达50万元。

  水果丰收的同时,蔬菜产业也迎来产销两旺的好势头。在思茅区南屏镇整碗村高原特色蔬菜现代农业示范区,弥川蔬菜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基地里,负责人杨胜生正操作自制的轨道滑轮车运输有机肥料。“这是我去山东学习后自己改造的,省时省力又高效。”他自豪地说。基地不仅铺设了运输轨道,还实现了水肥一体化灌溉,带动周边1.5万亩蔬菜生产,涉及农户1500多户。“九成蔬菜直供超市和连锁店,只要种得好,不愁卖!”杨胜生信心满满。

  思茅区的蔬菜产业正迈向智能化。位于南屏曼歇坝村的高原特色野生蔬菜科技示范园开辟了产业发展新路径。示范园聚焦良种精选、试验示范、标准制定等关键环节,建设了现代化生产示范园、种质资源圃、野菜研学中心,并着力打造绿色品牌。目前已完成7个主推品种种植示范,收集种植44个品种,为野生蔬菜生产提供有力技术支撑。

  “2024年,全区完成蔬菜播种面积8万亩,实现总产量12万吨、农业产值3.2亿元。”思茅区农业农村局经济作物工作站站长刘建培介绍,截至今年8月,新增蔬菜播种总面积4.12万亩,总产量6.18万吨,自给率超80%。这些成绩得益于区委、区政府高度重视“菜篮子”工程,通过高位推动、系统谋划、科技赋能等一系列举措,推动蔬菜产业高质量发展。

  此外,思茅区还积极培育龙头企业,建设蔬菜集约化育苗中心,成立蔬菜专业合作社联合社,解决农户分散种植、销售难题。同时,推动甜龙竹产业高质量发展,2024年新种植面积1.02万亩,竹笋产量达1.76万吨,占全市40%,规模、产量、产值均居全市第一。

  夕阳西下,思茅区的田野依旧忙碌。收割机在稻田里轰鸣,菜农在棚架间穿梭,果农在园中采摘……丰收的喜悦,写在了每个人的脸上。在这片充满希望的土地上,科技兴农、产业富民、乡村振兴的画卷,正徐徐展开。

  云南网记者 胡梅君 高玥 摄影报道

责任编辑:邓蕊丹
关注云南发布
关注云南网微信
关注云南网微博
新闻爆料热线:0871-64160447 64156165 投稿邮箱:ynwbjzx@163.com
云南网简介 |  服务合作 |  广告报价 |  联系方式 |  中央厨房 |  网站声明
滇ICP备08000875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3120170002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2511600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滇)字 04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号:(云)字第00093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滇B2-20090008 ® yunnan.cn All Rights Reserved since 2003.08
未经云南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
24小时网站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871-64166935;举报邮箱: jubao@yunnan.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