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看,这照片里您就站在天安门广场上呢,多精神!”在边境村寨咪国罕奶奶家中,民警小沐将装裱好的照片递到94岁的老人手中。照片里,老人布满皱纹的脸上漾着笑,身后是威武雄壮的天安门城楼,阳光洒在她和“天安门”的合影上,温暖得像她此刻的心情。
这是勐康边检站芒信分站开展“镜头里的家国”活动的一个缩影。在地处祖国西南边陲的孟连傣族拉祜族佤族自治县芒信大寨,许多老人从未走出过大山,孩子们对课本里的天安门也只停留在想象中。芒信分站民警们在工作中发现,“去北京看看天安门”是不少老人和孩子藏在心底的愿望。
“我们没法带他们去北京,但能用镜头和技术帮他们实现这个小愿望。”带队的付警官说。民警们背着相机走村串户,为行动不便的老人梳好头发、整理衣襟,给孩子们拂去衣角的灰尘,用镜头拍下一张张笑脸。采集完成后,他们认真仔细修图,将老人和孩子的影像与天安门背景精准合成,打印制作后,挨家挨户送上门。
“爷爷,您看这张,您和家人都在天安门面前呢!”当民警将照片送到国宰爷爷手中时,老人用饱含岁月印记的手轻轻抚摸着照片,眼眶湿润:“活了一辈子,终于‘到’北京了。”国宰爷爷一家人则围着照片说道:“原来天安门这么大,以后我们一家人一定要去看看!”
一张小小的照片,不仅连接着边疆村寨与首都北京,更承载着移民管理警察与边疆群众的鱼水深情。在这些定格的笑容里,有老人对家国的眷恋,有孩子对远方和未来的向往,更有警民同心共筑边疆繁荣稳定的温暖图景。“身后有天安门,身边有你们,心头点都不慌。”国宰爷爷说道。
党的光辉照边疆,边疆人民心向党。如今,这些特殊的合影被老人们摆放在堂屋最显眼的位置。它们不仅是一份纪念,更像是一颗种子,在边疆群众心底播撒下对祖国的热爱,也让守护这片土地的移民管理警察,更真切地掂出了肩上的责任与分量。
云南网记者 胡梅君 通讯员 钟润林 沐宏一 柴思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