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闻
您当前的位置:云南网 >> 普洱频道 >> 要闻 >> 正文
景谷:持续推进耕地占补平衡项目建设 全面落实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
发布时间:2025年09月02日 09:24:07  来源: 景谷发布

  原标题:【实干兴普 奋勇争先】景谷:持续推进耕地占补平衡项目建设 全面落实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

  耕地是粮食生产的“命根子”,是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基石。近年来,随着景谷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工业化、城镇化进程不断加快,各类建设项目对土地的需求日益增长和长期以来的土地利用不合理、水土流失、生态破坏等因素,部分耕地质量下降,耕地后备资源愈发稀缺,耕地占补平衡压力持续增大。为有效破解耕地保护与经济发展之间的矛盾,切实落实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保障粮食安全和生态安全,景谷积极响应上级党委、政府号召,将耕地占补平衡项目建设作为一项重要的民生工程、发展工程来抓,全力以赴推进项目建设。重点抓好以下几个方面工作。

  强化组织领导,健全工作机制。及时成立以县委、县政府主要领导任组长的工作专班,制定出台项目实施方案等系列政策文件,全面统筹自然资源、农业农村、财政、水利等相关部门,进一步明确各成员单位职责分工,全面压实工作责任,构建政府主导、部门协同、上下联动的工作格局,有力推动项目规划、立项、实施、验收、管护等各个环节,为项目顺利推进提供了制度保障。

  全面摸底排查,精准规划选址。组织专业技术队伍对全县耕地后备资源进行了全面清查摸底,通过实地踏勘、数据分析,详细掌握了全县耕地后备资源的数量、质量、分布情况以及适宜开发利用的方向。在此基础上,结合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城乡规划和农业发展规划,按照“宜耕则耕、宜林则林、宜草则草”的原则,科学编制耕地占补平衡项目规划,合理确定项目选址和建设规模,确保项目实施后能够实现耕地数量增加、质量提升、生态改善的目标。

  严格项目管理,确保工程质量。规范项目招投标,严格按照国家招投标法律法规,对耕地占补平衡项目的勘察、设计、施工、监理等实行公开招标,择优选择具有相应资质和丰富经验的单位承担项目建设任务,从源头上保证项目建设质量。加强施工过程监管,建立了项目监理制度,聘请专业监理机构对项目施工全过程进行旁站监理,严格监督施工单位按照设计方案和施工规范进行施工。同时,成立了由自然资源、农业农村、水利等部门组成的项目督导组,定期对项目施工现场进行巡查,及时发现和解决施工过程中存在的问题,确保工程质量符合标准要求。强化项目验收管理,项目竣工后,由施工单位提出验收申请,经监理单位初验合格后,组织相关部门和专家进行项目初验,县级初验完成后,申请市级终验。验收过程中,严格对照项目规划设计和建设标准,对项目的土地平整、灌溉与排水、田间道路、农田防护等工程内容进行全面检查验收,确保项目建设质量达标。对验收不合格的项目,责令施工单位限期整改,整改完成后重新组织验收。

  加强后期管护,巩固整治成果。建立了耕地占补平衡项目后期管护长效机制,明确项目竣工验收后,由所在乡(镇)人民政府作为管护主体,负责项目后期的日常管护工作。同时,加强对项目区农民的宣传教育,引导农民自觉爱护项目区内的耕地和基础设施,积极参与项目后期管护,共同巩固耕地占补平衡项目建设成果。

  通过全县上下齐心努力,截至目前,景谷先后实施并入库备案57个耕地占补平衡项目,累计新增旱地13215.55亩,新增水田1542.4亩,提质改造水田7506.06亩,新增产能978.66万公斤,有效缓解了景谷耕地占补平衡压力,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有力的土地要素保障。新增耕地的增加,也为景谷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和规模化经营创造了有利条件,改善了耕地的生产条件,提高了耕地质量,促进了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实现了耕地质量和产能的双提升。同时,还有效控制水土流失,农田生态系统更加稳定,生物多样性更加丰富,实现了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的有机统一。

  下一步,景谷将持续深入学习领会国家、省、市等系列政策措施,全面贯彻落实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持续强化统筹调度,认真学习借鉴兄弟县区的先进经验和做法,采取有力措施,创新工作举措,加大工作力度,扎实推进耕地占补平衡项目建设,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推动景谷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作出新的更大贡献。(周学良 王容雪)

责任编辑:官媛敏
关注云南发布
关注云南网微信
关注云南网微博
新闻爆料热线:0871-64160447 64156165 投稿邮箱:ynwbjzx@163.com
云南网简介 |  服务合作 |  广告报价 |  联系方式 |  中央厨房 |  网站声明
滇ICP备08000875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3120170002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2511600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滇)字 04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号:(云)字第00093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滇B2-20090008 ® yunnan.cn All Rights Reserved since 2003.08
未经云南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
24小时网站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871-64166935;举报邮箱: jubao@yunnan.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