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闻
您当前的位置:云南网 >> 普洱频道 >> 要闻 >> 正文
景谷永平镇:林下茯苓产业走出发展新路
发布时间:2025年09月01日 17:08:00  来源: 云南网

  普洱市景谷傣族彝族自治县永平镇坐拥170.78万亩林地和74.87%的森林覆盖率,如何将这一片“绿水青山”转化为实实在在的“金山银山”,实现生态保护与产业发展的有机统一,成为推动景谷县永平镇乡村振兴的关键课题。

  以往,永平镇的茯苓产业长期存在“小、散、乱”的发展困境,监管难度大、产业链条短、附加值不高,不仅制约了群众增收和村集体经济发展,也给森林资源保护带来压力。面对生态与产业的双重挑战,永平镇以党建引领为核心,通过模式创新和产业链延伸,逐步走出一条规范、绿色、可持续的发展新路。

  为推进林下经济健康发展,永平镇成立工作专班,制定明确的发展方案与目标,整合多方资源,保障产业有序推进。基层党组织和党员干部深入一线,开展政策宣传与技术指导,凝聚起全镇推动茯苓产业发展的共识与合力。目前,全镇共有茯苓收购、加工主体53家,其中39家已取得相关证照,市场运营日趋规范。

  在发展过程中,永平镇注重生态保护与资源利用的平衡。推行“林长制+茯苓产业”发展模式,引导农户利用采伐剩余物(如树桩、枝丫等)种植茯苓,并在思茅松幼林、果树林中进行套种,实现资源循环利用。此外,实行种植备案制和审批流程,严格管理原料来源,防止对森林资源造成破坏。截至目前完成种植原料备案395.04m³,伐桩324株,菌种69200包。通过严格的管理和科学的种植方式,有效保护了森林资源,实现了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的双赢。   

  为促进多方参与,永平镇推广“企业+村合作社+种植户”经营模式。村合作社负责整合资源,企业为农户提供菌种、技术指导和收购服务,形成紧密的合作关系。这一模式不仅降低了农户的种植风险,还提高了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助力村集体经济增收。通过这种合作模式,农户的收入显著增加,村集体经济也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

  为提升产业附加值,永平镇正全力推进两个关键项目:普洱景谷茯苓交易市场(一期)建设,总投资3041.17万元,规划建设高原特色农产品冷链物流中心及配套设施,显著增强茯苓储运和交易能力;费竜村现代农业产业园农产品加工车间项目,建设标准化加工、烘干、仓储设施及中药材烘干生产线,补齐初加工和仓储短板。随着项目稳步推进,永平镇茯苓产业链正不断延伸,发展基础愈加坚实。

  从“林长制”守护生态,再到“全链条”提升价值,一条生态美、产业兴、百姓富的可持续发展之路正越走越宽。这朵绽放在绿水青山之间的“振兴之花”,正为乡村全面振兴注入源源不断的活力。

  云南网通讯员 张以静 记者 沈浩

责任编辑:邓蕊丹
关注云南发布
关注云南网微信
关注云南网微博
新闻爆料热线:0871-64160447 64156165 投稿邮箱:ynwbjzx@163.com
云南网简介 |  服务合作 |  广告报价 |  联系方式 |  中央厨房 |  网站声明
滇ICP备08000875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3120170002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2511600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滇)字 04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号:(云)字第00093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滇B2-20090008 ® yunnan.cn All Rights Reserved since 2003.08
未经云南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
24小时网站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871-64166935;举报邮箱: jubao@yunnan.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