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区动态
您当前的位置:云南网 >> 普洱频道 >> 县区动态 >> 正文
黎明乡:“粮烟轮作”让土地不闲 农户双丰收
发布时间:2025年09月01日 09:36:54  来源: 宁洱发布

  原标题:【乡村振兴】黎明乡:“粮烟轮作”让土地不闲 农户双丰收

  烟田采收刚落幕,宁洱县黎明乡汪街村臭水组便迎来烟后稻种植“黄金期”。依托“粮烟轮作”特色模式,这片兼具独特气候与成熟种植经验的稻田,正成为当地农户增收致富的新引擎。

黎明乡汪街村臭水组准备移栽的烟后水稻 董金焓 摄

  臭水组的烟后稻,自带“天生优势”。这里海拔低、气候炎热,得天独厚的条件成为烟后稻生长的“专属沃土”,并非所有区域都能复制这样的种植成果。也正因如此,当地产出的烟后稻品质稳定,亩产可达480公斤,按每公斤7元计算,为农户带来了可观的经济收益。

黎明乡汪街村臭水组村民正在插秧 王知平 摄
黎明乡汪街村臭水组移栽好的烟后水稻 王知平 摄

  更关键的是,烟后稻种植形成了一套良性生态循环。一方面,水稻种植可改良土壤、减少病原菌,让次年烟叶种植更“健康”,降低病害风险,间接提高了烟叶经济效益;另一方面,饱满的稻穗充实了百姓“粮袋子”,筑牢粮食安全根基。烟田采收后接茬种稻,让土地资源得到高效利用,在“不闲置”中创造双重价值,成为“以烟促稻、以烟稳粮”的生动实践。

  “种烟后稻,烤烟病虫害防治成本降了,烟叶质量更好、卖价更高。”有经验的烟农张宏彬直言这种模式带来的实惠。

黎明乡汪街村臭水组移栽好的烟后水稻 王知平 摄

  烟后水稻的种植,切实解决了当地百姓的吃饭问题。以前,部分村民需要购买大米满足日常需求,增加了生活成本。如今,自家种植的水稻实现了粮食自给自足。“以前得买米吃,增加开支。现在自家种稻,口粮不愁,多余的还能卖钱,又多了份收入。”村民李应华说。

  如今,臭水组“烤烟+水稻”轮作,不仅绘就了田园美景,更成了农户增收的重要途径。黎明乡将持续探索创新,优化种植技术、扩大规模,推动烟后稻产业向高质量、高效益发展,让田野间的“金色稻浪”,成为乡村振兴的最美底色。(董金焓)

责任编辑:官媛敏
关注云南发布
关注云南网微信
关注云南网微博
新闻爆料热线:0871-64160447 64156165 投稿邮箱:ynwbjzx@163.com
云南网简介 |  服务合作 |  广告报价 |  联系方式 |  中央厨房 |  网站声明
滇ICP备08000875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3120170002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2511600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滇)字 04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号:(云)字第00093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滇B2-20090008 ® yunnan.cn All Rights Reserved since 2003.08
未经云南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
24小时网站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871-64166935;举报邮箱: jubao@yunnan.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