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乡村振兴 丨江城县康平镇:“订单农业+互助帮工” 小花糯玉米铺就甜蜜路
乡村振兴,产业为基;产业发展,利民为本。近年来,江城县康平镇立足辖区资源禀赋,将世代相传的互助传统与“公司+农户”现代订单农业深度融合,依托该模式形成“种玉米、养牛羊”的循环业态,让小花糯玉米成为村民增收的“金钥匙”,走出了“产业兴、农户富、生态优”的乡村振兴新路子。
清晨的康平镇中平村中寨村民小组,雾气尚未散尽,10余名农户已穿梭在齐人高的玉米地里,动作娴熟地掰着玉米。不到中午,成袋饱满的小花糯玉米便装车发往云南寻尚农业科技有限公司。这是中寨村民小组最寻常的收获场景,也是传统互助模式中“亲戚朋友一起干活,不分你我”的温暖画面。
“今天来帮忙的都是寨子里的种植户,也是自家人。一个上午就能收完这片地,不用请小工,省下的就是赚到的。”中平村中寨村民小组村民白良笑着说道。
在玉米种植、采收等关键环节,这种“互助帮工”模式,不仅降低了生产成本,更凝聚了村寨团结互助精神,农业劳作变成了一种有温度的协作,让农业生产从“单打独斗”变为“抱团发展”。
作为村里较早规模种植的刁忠良一家,种植了40亩小花糯,每亩每季纯利润不低于1000元,由于气候适宜、管理得当,一年可种四季,年亩产值超过4000元,年收入16万余元。同时,刁忠良利用玉米秆发展肉牛养殖,养殖肉牛17头,形成“种养结合、循环利用”的绿色农业模式,实现“一亩地挣两份钱”。
据悉,云南寻尚农业科技有限公司与农户签订的保价收购合同,彻底解决了村民“种出来卖不掉”的后顾之忧。订单农业模式让小花糯从“零散特产”走向“稳定产业”,目前村民小组共有15户农户种植小花糯,种植面积达200余亩。
“只要公司愿意收,我们就一直种!”白良的一句话,道出了农户的信心。这种信心来源于实实在在的收入,更是以订单农业稳定产销,以互助传统降低人力成本,以种养结合提升综合效益,从而构建起一条紧密联结企业、农户与土地的共同富裕之路。
如今,中寨村民小组的小花糯玉米产业已成为康平镇乡村振兴的生动缩影。下一步,康平镇将继续总结“订单农业+互助帮工+循环种养”的发展经验,进一步扩大特色产业规模,完善产业链条,让更多农户参与到产业发展中来,共享发展红利,以产业振兴带动乡村全面振兴,切实筑牢共同富裕的坚实根基。(王帮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