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乡村振兴丨江城县勐烈镇:稻谷飘香好“丰”景
金秋时节,稻谷飘香。眼下,江城县勐烈镇的稻谷陆续进入了成熟收割期,田野间稻浪翻滚,收割机的轰鸣声此起彼伏,村民们忙碌的身影与饱满的稻穗构成了一幅充满生机的丰收画卷。
走进勐烈镇朵把村的连片稻田里,沉甸甸的稻穗压弯了禾秆,阳光洒在稻穗上,泛起层层金色波光。收割机正开足马力,在稻田里来回穿梭,切割、脱粒、秸秆粉碎一气呵成,短短几分钟,一垄垄金黄的水稻便化作颗粒饱满的稻谷,顺着输粮管涌入粮袋,效率比人工收割提升数倍。
“今年水稻长势比往年都好,我家种植了20亩水稻,亩产有450公斤左右。现在政策好,种粮有补贴,还有机器收割,等稻谷晒干就可以直接拉去卖了。”朵把村么坡寨村民小组村民白夸强激动道。
丰收的背后,是勐烈镇为粮食生产筑牢的“保障网”。为推动农民稳定增收,镇里不仅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还将科学种植技术送到“田间地头”——从育秧、插秧的基础环节,到施肥配比、病虫害防治的关键节点,农业技术人员多次进村开展培训,手把手指导农户。
“以前种粮全靠老经验,现在不一样了。”朵把村么坡寨村民小组村民陈丽江感慨道,“农业部门不仅送旱稻种子,还配套提供杀虫剂、除草剂、复合肥等,并且有技术人员专门教我们种植管护,这样一来成本降了,稻谷的产量和品质反而提高了。”
这些举措不仅点燃了农户的种粮热情,更夯实了农业生产效益,守护了粮食安全,为乡村振兴铺就了一条坚实的致富“稻”路。而这一切的背后,离不开勐烈镇党委、政府对粮食安全的高度重视:以党建为引领,早部署、重推动、强管护,党员干部带头下沉一线送服务、解难题,成为农户种粮的“定心丸”。
据统计,2025年勐烈镇共种植稻谷4398亩,其中旱稻3000亩、水稻1398亩,目前已进入集中收割期。下一步,勐烈镇将持续总结经验,进一步完善农业扶持政策与服务体系,加大农业产业培育力度。同时积极探索农业发展新模式、新路径,不断提升农产品附加值与市场竞争力,让村民守着梯田种好粮、多增收,让丰收的喜悦年复一年在勐烈镇的田野上延续。(刘思瑞 李志芳 普东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