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周五清晨,新鲜的瓜果蔬菜、香醇的农家烤肉、酸脆可口的大寨腌菜、精巧的竹编工艺品等特色农产品整齐地摆在摊位上,吸引大量居民和游客前来选购。像这样的农产品集中展销,是思茅区倚象镇东城社区助农集市的日常,也是基层党组织以实干破解民生难题、激发乡村内生动力的生动实践。
倚象镇东城社区倚象园区安置点是思茅区规模最大的易地扶贫搬迁集中安置点,共安置来自6个乡镇的脱贫户331户1242人。在东城社区党支部推动下,通过优先安排摊位、协调经营资源,有效帮助搬迁群众快速融入新社区、为搬迁群众提供灵活多元的增收渠道,实现稳定增收。党员干部冲锋在前,承担起治安维护、交通疏导、招商协调等重要职责,逐步构建起“党支部统筹、多部门协同、全社会参与”的治理格局。
“以前东奔西跑谋生计,如今社区办了百香果车间,又开了惠农集市,在家门口就能挣钱,还能照顾老人和孩子。”从蚌弄村搬迁到东城社区的傈僳族普大姐一边整理土特产一边高兴地说:“我平时在车间做零工,周五到集市摆摊,月收入能超过4000元,日子越来越有盼头!”
助农集市精准对接农户销售需求,成为倚象特色农产品直达市场的重要平台。清晨采摘的时令果蔬、原生态茶叶、民族手工艺品等汇集于此,甜龙竹笋、坚果等本地优势农产品通过集市实现从“田间”到“餐桌”无缝对接,既鼓起了农户的“钱袋子”,也让“倚象产”和“倚象味道”的品牌影响力在购销两旺中日渐响亮。
“早就听说这里甜龙竹笋鲜脆回甘,黄牛肉肉质鲜嫩,大寨腌豆腐也很好吃,这次在集市上都能买到,离思茅城区也近,来逛一趟也方便!”正在普洱旅居的陈女士称赞道。助农集市共设立196个摊位,带动300余名群众实现增收,越来越多的搬迁群众在这里找到了归属感和获得感。
小集市承载民生温度。东城社区将继续聚焦群众多元就业需求,搭建更优质的就业平台,推动“家门口就业”成为促进居民增收、产业发展的强大引擎。
云南网记者 胡梅君 通讯员 刘思沅 吴英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