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区动态
您当前的位置:云南网 >> 普洱频道 >> 县区动态 >> 正文
王沉:把哈尼族服饰“穿进日常”的传承者
发布时间:2025年08月28日 15:31:24  来源: 茶城思茅

  原标题:乡土文化能人丨王沉:把哈尼族服饰“穿进日常”的传承者

  今年三月,思茅区雅侎之星广场的“2025繁花集之锦绣芳华”市集上,一个充满哈尼风情的小摊吸引了不少游客驻足。手机包、耳饰、头饰、领带……每一件文创产品都绣着精致的哈尼纹样,让人爱不释手,旁边摆放的改良创新的服饰,既延续了哈尼传统服饰的韵味,又流露出简约现代的审美。它们都来自一位叫王沉的哈尼族“阿布”(姑娘)和她的品牌“沉衣”。

王沉正在摊位上整理衣服。

  这些产品,不仅是物件,更是一个民族文化梦想的落地。王沉从哈尼阿卡支系的传统服饰中汲取相关元素,重新打版设计,让古老刺绣“潮”了起来,也让民族服饰真正“活”在了当下。

  从小时候的碎布片 到一份温柔的初心

  王沉与民族服饰的缘分,早在童年时就已悄悄种下。“小时候,我总在妈妈的缝纫机旁,看她为家人缝制衣裳。我就会把碎布捡起来,学着妈妈的样子,一针一线地为我的布娃娃缝制小衣裳。”王沉笑着回忆道。正是在这种耳濡目染的环境下,王沉渐渐对那些带有温度的布料和纹样,生出特别的情感。

“沉衣”店铺内各式各样的哈尼民族服装。
服装上精美的哈尼刺绣元素。

  这份对手工与服饰的眷恋,从童年延续到成年,也最终成了她投身民族服饰设计与传承的初心。尽管大学时选择了法律专业,她始终没有放下对服装的喜爱,甚至通过修读双学位的方式,默默坚持着自己的兴趣。最终,她选择回到文化本身,创立了以自己名字命名的品牌——“沉衣”。

店内摆放的(男女同款)衬衫。

  从版纳回普洱 把传承的根扎回故土

  王沉曾在西双版纳经营民宿,并同时设计与制作民族服饰。她凭借独特的设计风格,积累了良好的口碑。然而,在她心里始终有个牵挂:“我是普洱人,我的家乡普洱,同样拥有丰富的民族文化,尤其是哈尼族服饰中承载着祖辈的审美与智慧,却很少被外界看到。如果不做些什么,这些珍贵的文化记忆,可能就会慢慢被时光淡忘。”2023年,王沉做出了一个决定,她关掉了在西双版纳的店铺,毅然回到家乡思茅,将“沉衣”的品牌根基,深深扎进了故乡的土壤之中。

王沉自己当模特代言“沉衣”。

  创业初期,手头并不宽裕,她就亲自当模特、为自己的品牌代言,坚定地迈出了第一步。在长年累月的学习和钻研中,王沉掌握了很多刺绣、服饰、色彩的搭配技巧,逐渐地她不再满足于制作传统的哈尼服饰,而是开始专注于哈尼服饰的改良和创新,让民族之美与现代审美相融合。

改良和创新后的哈尼裙子。
改良和创新后的马甲。

  “我希望把普洱的非遗产物、民族的美学,‘穿’进更多人的生活。”她的店铺主打哈尼族阿卡支系的服饰,从纹样到工艺都严格遵循传统,但王沉从不局限于“复刻”,她巧妙地把现代时装剪裁融入传统元素,把服饰改成日常可穿的T恤、连衣裙、马褂和西装外套等,让这些服饰既能在节日盛典和秀场中闪耀,也能自然地融入日常生活的每一个场景。

王沉带领大家参加2025年“丝路云裳·南博时装周”时所穿的各式各样的哈尼族服装。
融合了哈尼刺绣元素的文创产品。

  如今,“沉衣”的产品已经覆盖从婴儿到长者的全年龄段,品类也从服装拓展到领带、水杯、运动鞋等文创周边。王沉始终推荐用现代配饰来搭配民族服饰,让民族风格更轻松、更实穿,也让传统之美自然而然成为生活的一部分。

  让乡土手艺“量产”让民族文化“出圈

  “我们的每一款服饰,从设计到打版全部由我们自主完成,并且能够实现批量生产。有人说民族服饰必须全程手工定制才够纯粹,但我始终认为,真正的传承不在于‘独享’,而在于‘共享’。只有越来越多人穿它、用它,文化才能真正活下来、传出去。”在交谈中,王沉向记者一一展示她的原创设计图纸。每一张图稿上的纹样、配色与版型细节,都凝聚着她的思考与心血。她解释道,这正是“沉衣”的核心优势所在,既保留了传统哈尼手工刺绣与纹样的原真性,又通过标准化生产有效控制成本,让更多人买得起、也愿意在日常中穿着。

王沉的原创设计图稿展示。
模特展示成衣。
文创牛仔包中加入了哈尼刺绣的元素。
结合了哈尼刺绣和普洱咖啡元素的手提袋。

  “我希望更多能穿到我们‘沉衣’品牌的客人或者是喜欢我们民族服装的朋友都能成为我们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者”。王沉,她把服装都深深刻上民族文化,针线密织下是她的理念与初心。下一步,王沉计划将云南26个民族的故事都绣在衣服上,把哈尼刺绣融入牛仔、毛呢等新型面料,开发更丰富多元的日常服饰与用品。同时,巧妙结合普洱咖啡与茶文化,推出主题文创系列,让服饰和物品讲故事、传温度。

结合了哈尼刺绣和普洱咖啡元素的T恤。
购买了“沉衣”产品的顾客返图。

  “我希望每一个相遇‘沉衣’的人,都不只是穿一件衣服,而是人人都来做文化的传承者。”从一件衣服开始,到一个品牌的梦想,再到一种文化的传递,王沉用针线连起了传统与现代,她让哈尼族的美,沉静而自信地,走进了每一个平常的日子。那些源自哈尼族世代流传的配色与图案,在王沉手里有了新的诠释,成了可以被触摸、被穿着、被讲述的当代语言。(徐椿黠 李佳佳)

责任编辑:官媛敏
关注云南发布
关注云南网微信
关注云南网微博
新闻爆料热线:0871-64160447 64156165 投稿邮箱:ynwbjzx@163.com
云南网简介 |  服务合作 |  广告报价 |  联系方式 |  中央厨房 |  网站声明
滇ICP备08000875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3120170002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2511600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滇)字 04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号:(云)字第00093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滇B2-20090008 ® yunnan.cn All Rights Reserved since 2003.08
未经云南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
24小时网站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871-64166935;举报邮箱: jubao@yunnan.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