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日来,普洱市思茅区遭遇持续强对流天气,暴雨、雷电等灾害性天气频发,防汛形势严峻。面对汛情考验,当地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闻“汛”而动、向险而行,以“支部堡垒立一线、党员先锋冲在前”的担当,将防汛责任扛在肩上、落在实处,织密防汛网、筑牢安全堤,用“迅捷行动”守护万家平安,使“党群同心”成为抵御灾害的最坚实屏障。
“一个支部就是一道防线,一名党员就是一个哨点。”入汛以来,思茅区委扛牢主体责任,第一时间成立由区政府主要领导任总指挥长的防汛抗旱指挥部,严格执行领导干部24小时带班值班制度,把“1262”精细化预警“四级”联动叫应机制转化为党组织的行动力。截至目前,全区组建党员志愿服务队、突击队109支,覆盖所有地质灾害隐患点和低洼易涝区,成为群众身边最可靠的“预警员”。
“宁可备而不用,不可用而无备。”防范是最有力的战斗。各基层党组织把“严”字贯穿始终,完善应急预案体系,落实特殊人群“一对一”党员包保机制,对山区转移避险实行网格化管理,把隐患消除在萌芽状态。结合“党建+河湖长制”,党员干部带头常态化开展巡河、清河行动200余次,带动群众清理河道淤泥杂物。100余场应急演练中,党员干部始终站在指挥、操作、示范的关键岗位,万余名群众在一次次实战演练中增强防汛意识、掌握避险技能,党群同心共筑“全民防线”。
“我是党员,我先上!”这是防汛救灾一线最响亮的口号。倚象镇石膏箐村突发沟道堵塞,村党总支书记、主任李亚林带领党员志愿服务队扛着铁锹冲进雨幕,3小时疏通200米淤堵河段;干海子村部分村组道路被雨水冲毁,党员们冒雨搬石填土,抢通300米“生命通道”。公安、住建、水务等部门党组织实行党员带班制,在易涝点值守、巡查排水设施、疏导交通、抽排积水;机关企事业单位党员就近就便到包保村(社区)报到,协助开展清淤、转移工作,用脚步丈量责任,用汗水诠释担当。
当前,防汛工作仍处于关键期,思茅区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将持续坚守一线,以“汛”捷行动守护万家平安,让党旗在防汛救灾一线始终高高飘扬。
云南网记者 胡梅君 通讯员 思组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