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中医药文化服务月的主题是“传承中医药文化 共创健康新风尚”。连日来,各地持续开展中医药文化服务月活动。思茅区积极响应号召,在中医药文化传承与创新方面持续发力,不仅推出一系列便民服务举措,还积极探索中医药文化的创新发展路径。
走进思茅区中医医院的中医内科和针灸推拿科,夜晚的门诊大厅依然灯火通明,前来就诊的患者络绎不绝。为方便上班族、学生族等群体就医,思茅区中医医院在中医药文化服务月期间特别推出“中医夜间门诊”服务:每周三18:30-21:00开设中医内科专场,周五同期开展针灸推拿科专场。此举突破传统就诊时间限制,让市民下班后也能享受优质中医药服务,实现健康守护“不打烊”。
“平时工作特别忙,想看病就得专门请假。现在我下了班就赶过来了,晚上看病也不用排长队,真是太方便了。”患者李应海说。
据了解,思茅区中医医院于2023年12月正式挂牌成立。自成立后,设立了针灸推拿科门诊和中医内科门诊,还设置了中医内科住院病区、中药房和煎药室,并配备电子针疗仪、低中频电子脉冲治疗仪、特定电磁波治疗仪等设备,能很好地满足日常诊疗需求。此次推出的中医夜诊服务,更是医院在优化医疗服务上的又一重要举措。
如果说中医夜间门诊解决了“看病难”,那么,“食药同源”系列饮品,则让中医药文化“飞入寻常百姓家”。
走进淞茂中医馆的滇草四季茶饮店,一股清新的药香与茶香相互交融,一系列创新的“食药同源”饮品和零食吸引了众多市民前来品尝。产品以茯苓、薏仁、枸杞、金银花等药材为原料,结合现代工艺精心熬制而成。每一款产品的原料搭配都大有讲究,既保留了养生功效,又具有清爽可口的口感。市民朱彩情是这里的常客,她笑着说:“我平时就注重养生,这些饮品既有营养又好喝,这些小零食也是非常适合我们年轻人的健康点心。”
从苦口良药到一杯甘醇茶饮,淞茂中医馆让传统中医药“活”在了日常生活中。“我们的产品最核心的是顺应季节。比如,现在是三伏天,湿气会比较重,我们主推的‘云苓薏露’,用云茯苓、薏米、这些食药同源的材料,既能健脾又能除湿,都是中医师按节气和体质调配的,喝着清爽不腻。另外,配方里会加些陈皮调味,完全没有传统中药的苦涩,口感很温和。”滇草四季茶饮店主理人鲍玉芳介绍说。
此外,思茅区近年来成功举办了多场中医药文化宣传活动,有效提升了公众对中医药的认知和信任。思茅区中医医院依据“体重管理年”行动的指导,积极开展中医减重服务,并根据节气推出三伏灸、三伏贴等特色治疗,这些服务均受到市民的欢迎。7个乡镇(街道)均设立了标准化中医馆,配备齐全的中医诊疗设备和中药材,为当地患者提供了便捷的中医药服务。中医馆还定期开展中医药健康讲座和养生指导,帮助居民树立正确的健康观念,提升自我保健能力,进一步推动了中医药文化的普及和发展,为中医药文化在基层的深入扎根奠定了坚实基础。
“接下来,我们将积极组织开展中医药知识进社区、进校园等多样化活动,进一步提升公众对中医药的认知度和责任感;加强与上级医院及中医药专家的紧密合作,引进更多前沿的中医药技术和疗法,从而全面提升我们的服务能力和专业水平。”思茅区卫生健康局医政与中医药管理股股长雷明宇表示。
云南网通讯员 陶俊蓉 鲁海杨 记者 胡梅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