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江城:三丫果节绘就乡村振兴“农文旅”融合新图景
金秋时节,硕果盈枝。8月17日,江城县国庆乡田房村的三丫果广场上,一场以“三丫果”为纽带的乡村盛会热闹启幕。
清晨,随着欢快的彝族音乐,富有民族特色的迎宾表演正式拉开序幕。身着彝族盛装的当地群众踏着鼓点起舞,嘹亮的山歌穿透晨雾,瞬间点燃了热闹的氛围。来自各地的游客刚踏入广场,就被这扑面而来的民族风情包裹——姑娘们递上的三丫果酸甜爽口,让人瞬间卸下旅途疲惫。
广场另一侧,趣味丢包活动正式开启。五颜六色的丢包在空中划出一道道弧线,姑娘小伙们的笑声与喝彩声此起彼伏。不远处的民俗体验区更是人头攒动,舂粑粑的石臼旁,游客与村民合力捶打糯米,糯米的清香与欢声笑语交织在一起,成为最动人的乡村烟火气。这些植根于本土的民俗活动,既让传统文化在互动体验中鲜活起来,更以强大的吸引力将游客与乡村紧密相连,实现了文化传承与旅游发展的双向奔赴。
游客周渝华说:“我来自重庆,第一次千里迢迢慕名而来参加三丫果节,到了这里感受到边疆人民的热情、周到、豪爽,让我心情非常愉悦。”
作为江城县独有的野生珍稀水果,三丫果是山林赠予当地的天然宝藏,而围绕它展开的展销区更是成了本地特色农产品的“集体秀场”。在农特产品展销区里,刚从树上采摘的三丫果堆成一座座小山,饱满多汁透着新鲜劲儿,旁边货架上,裹挟着山间云雾清润与草木芬芳的江城古树茶被分装成精致茶饼,土法酿制的蜂蜜装在陶罐里泛着琥珀光,还有嚼劲十足的黄牛干巴切片码得整整齐齐。这些带着乡土气息的物产,从枝头鲜品到深加工好物,共同撑起了当地特色产业链,成了村民们口袋里的“致富宝”。
商户段茹玉说:“今天我在这里卖黄牛烂烀、烧烤和凉拌,现在已经卖出去了40余桌,生意相对来说比较好。每年三丫果节都给我们带来了比较好的收入,希望一直都办下去。”
三丫果节的成功举办,是当地探索“农业+文化+旅游”融合发展模式的生动注脚。通过节庆搭台,特色农产品找到了走出大山的捷径,民族文化获得了绽放光彩的舞台,更激活了乡村自我发展的内生动力,实现了经济效益、社会效益与文化效益的同频共振。
国庆乡党委书记邱承胜说:“本次三丫果节的主题是‘博流量 促消费 树品牌’,流量是以现场的人流为主、以网络的流量博取大家的眼球,线上线下共同营造节日氛围,吸引更多游客参与。‘促消费’主要是针对当地的农特产品展销,也是为了有效促进当地农特产品的销售,帮助老百姓增收致富。通过这个节日的打造,把三丫果节做成一个有特色的农文旅IP,希望品牌树立起来后有效地促进乡村振兴。”
从枝头饱满的三丫果,到广场上的欢歌笑语,再到农文旅融合的鲜活实践,江城县国庆乡正以这枚小小的果实为纽带,串联起乡土的生机与文化的活力,在乡村振兴的蓝图上续写着更动人的新篇章。(韦沿竹 谢诗仪 李丽娅 普东杰 金晓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