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宁洱打好“三大保卫战”,护航高质量发展→
今年以来,宁洱县以改善生态环境质量为核心,以解决突出环境问题为重点,统筹推进污染防治攻坚战、强化要素保障,加大执法监管,提升监测能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等各项工作,全县生态环境质量持续向好,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坚实保障。
“包月”蓝天成常态。持续打好蓝天保卫战,制定印发《宁洱县大气污染防治“一县一策”精细化管理方案》《2025年宁洱哈尼族彝族自治县春夏季大气污染综合治理攻坚专项行动工作方案》,通过细化方案,强化扬尘治理、露天禁烧、餐饮油烟和挥发性气体管控。另外,增强大气污染防治工作横向联动,通过与气象部门预警会商、专班会议,及时启动轻微大气污染应急响应、下发预警函等方式,把污染消除在萌芽阶段,让“包月”蓝天成为常态。上半年,环境空气优良率达94.8%。
“碧水常流”基础实。持续打好碧水保卫战,严格落实两个断面“一断面一方案一专班”工作机制,持续推进河(湖)长制工作,加强集中式饮用水水源规范化建设,完成11个乡(镇)级以下千人以上集中式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划定方案并报政府审议。完成建城区5条河流(东洱河、西洱河、温泉河、虾洞河、金鸡河)入河排污口排查和溯源189个,确定排污口53个,目前已完成城郊接合部2个排污口整治并上报系统。其余正稳步推进整治中。完成县域内非县城周边共17条河流入河排污口排查工作,共排查排口365个,目前正在开展排污口判定工作。上半年,县城集中式饮用水源地水质达标率为100%,漫海国控断面、把边省控断面水质达标率为100%。
净土保卫持续发力。严格建设用地环境准入管理,有效防范人居环境安全风险。以用途变更为“一住两公”地块为重点,依法开展土壤污染状况调查和风险评估,并按要求公开有关报告评审情况。严格落实土壤污染状况调查制度,防止“未调先供”。开展省级反馈的10宗重点建设用地空间信息修正自查及上报工作,配合省环科院等单位完成普洱市地下水环境状况基础摸排工作。(唐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