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宁洱:“药品+妆字号”!传统制药跨界康养跑出新赛道
在药品市场增速放缓、健康养生需求持续升温的背景下,拥有50余年制药经验的普洱丹州制药股份有限公司(前身为普洱制药厂)通过技术创新与市场需求结合,成功拓展大健康产品线,形成“药品+日化+妆字号”多元化布局,迈出新的发展步伐。
一提到“普洱牌”藿香正气水、“普洱牌”降压袋泡茶等药品,周边无人不晓,尽人皆知,这些出自云南普洱丹州制药股份有限公司的传统中成药品,因具有一定口碑和影响力,一直深受市场欢迎。其中具有解表化湿、理气和中功效的藿香正气水产品远销老挝、缅甸,年产量达16亿支,年产值1.3亿元。
普洱丹州制药股份有限公司药厂开创于1970年,前身为“普洱制药厂”。随着市场竞争加剧,康养需求日渐升温等因素影响,传统药品市场面临不小的压力。
基于多年积累的生产经验和省境内中药材原生态种植优势,企业严格选取品质优、年限足的药材持续研发,将生产重心向康养领域倾斜,并于2023年重新启动妆字号生产许可认证,并于今年2月获得新的“身份证”后正式具备规模化生产资质。
草本喷雾、足浴包等系列康养产品一投入市场便打破了企业困局,找到了新的定位。“系列康养产品在前几年已经铺垫了一部分,现在是升级和变更批准文号。”普洱丹州制药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周永刚表示,有了许可证认证和评价报告,对药品安全和消费者的安全更有保障,也得到消费者的认可。
目前,公司以“普洱”和“丹州德一堂”两大品牌为核心,构建起覆盖药品、大健康产品及养生服务的多元化业务体系。“普洱”品牌旗下产品为原普洱制药厂传统中成药制剂,生产有片剂、糖浆剂、颗粒剂、茶剂、原料药、酊剂6个剂型,14个国药准字品种,其中有9个是国家基本药物目录品种;妆字号产品康人间芳香套盒和2个消毒产品(其中普洱牌天然植物抗菌液)为国家专利保护品种;此外,还提取茶叶成份研发生产了系列日用品。以“药品+日化+妆字号产品”的多元化布局,助力企业稳住脚跟。2024年,公司实现产值3500余万元,实现利税179.3万元。
从药妆到康养,这家传统药企正跨界打破行业边界,继续沿民族药物整理、民族药研究开发、中药生产和销售、现代化养生庄园旅游、理疗为一体的发展方向探索和突破,为企业发展培育具有竞争力的新增长极。
历经数次更新迭代后,企业仍初心不改,坚持以境内丰富的中药材资源为支撑,持续发展边疆民族地区制药事业。近几年,在“公司+合作社+农户”模式推动下,重楼、白及、茯苓等传统中药材实现规模种植和精深加工,效益凸显,并衍生出佛手、甜粽等药食同源的产业链,助力群众增收。
“德化镇龙树村有着多年的佛手种植传统,拥有种植户146户,种植面积达1800余亩,年产量达490余吨(含鲜果和干果)。”宁洱县德化镇龙树村合作社负责人陈芳介绍,近年来,随着大健康产业兴起,村里加工的佛手被众多客商开发出如佛手茶、佛手酒、佛手精油等多种保健产品。目前,龙树村有小型佛手加工厂19座,佛手总产值1038万元,是村民收入可观的产业。
当前,宁洱县正以森林质量提升(碳汇低效林改造)工作计划为契机,将在实施改造的20000亩碳汇低效林范围内种植滇黄精、重楼等中药材,发展林下经济。据统计,全县已形成8万亩茯苓种植规模,培育各类经营主体40家,年产量达1.7万吨,年交易量2.3万吨,年产值近3亿元。蓬勃发展的中药材事业正成为有效促进农民增收、助力乡村振兴的富民强县产业。(杨媚 刘梦星 李易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