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经验交流】“342”打造“双雁”齐飞“强磁场”
近年来,澜沧县以“头雁”培育和“归雁”回引为双轮驱动
构建“引才聚智—赋能成长—带动壮大”的“342”乡村人才培育链
推动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的愿景升级
“乡情+政策+平台”激活返乡潮
“家乡的变化让我看到了机遇!”东回镇“乡情联络站”牵线搭桥6名在外人才返乡参与“新咖旅庄园”改造,其中3名青年拓展种植500亩优质咖啡豆,推动产业提质升级。澜沧县以乡情为纽带,通过传统节日开展“情系故土”活动,精准对接在外人才资源。
“20万元贴息贷款就像一场及时雨,让我的茶厂扩建计划得以顺利实施,还带动了154户农户发展。”富邦乡何志艳说。2023年以来,澜沧县累计助力160余名创业青年成功获批创业贷款超3000万元。
依托“两园一基地”,澜沧新街创业街区服务站培育民族特色实体店50余家,带动286人就业,人均年增收1.2万元。“从开店到运营,孵化园给我们很多指导和帮助,让我们返乡创业更有底气。”创业者澜沧福奥茶庄有限公司负责人范焰感慨道。
四维培育锻造乡村振兴“领头雁”
澜沧县通过“帮带、观摩+历练、实践”四维培育路径,全力打造懂党建、善治理、能致富的“头雁”队伍。谦六乡依托“二五机制”,推行“1+N”帮带模式,党政班子成员结对15个村“头雁”,每季度开展谈心谈话与致富经验座谈,不断提升“头雁”履职能力。
同步依托东西部协作帮扶契机及本土“共富村”“善治村”,创新“外出学+本土学”双轨培训。自2021年以来,组织89人次赴上海等地取经,同步开展“共富讲堂”“善治沙龙”本土研学。“外出学习让我开阔了视野,回到村跟村班子商量工作的时候,就把学到的知识结合运用起来,大家都能很快达成共识。”参训“头雁”代表东回镇回滝村党总支书记陈云梦说。
勐朗镇罗八村通过“三变”改革盘活闲置土地,与企业共建“云上观澜”项目,19户农户股东户均分红1400元,为28名村民提供就业岗位,月均工资达3000元,同时带动村集体经济增收12万元。“看着寨子人的钱包鼓起来,我觉得所有的努力都值得。”罗八村党总支书记李晓勇满脸自豪地说。
人才协同+项目带动激活发展动能
借国家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干部人才“组团式”帮扶契机,依托科技特派团推行“线上+线下”培训,探索“头雁+党员+农户”“1+N”矩阵帮带,培育乡土人才,推动传统产业与特色产业协同发展。“头雁”领飞,“归雁”跟进,形成“1个带头人带动1片产业”的链式效应。
发展河乡黑山村副书记依托草资源优势,以“党支部+合作社+农户”模式带动122户养殖小黄牛2000余头;在富邦乡、富东乡等地,工业辣椒种植项目通过“村集体+公司+农户”模式吸引返乡青年参与种植1300余亩。
从“引凤还巢”到“强雁领飞”,再到“群雁齐飞”,澜沧县正以人才振兴推动产业振兴、乡村振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