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孩子们的“咖啡第一课”!普洱咖啡原产地“从种子到杯子”的奇妙旅程一起开启
7月5日,思茅区第七小学的师生们走进故山·野鸭塘河谷咖啡庄园,开启了一场趣味盎然的研学之旅,让普洱原产地咖啡文化成为滋养孩子们美育发展的生动课堂。
故山·野鸭塘河谷咖啡庄园接待大厅。
体验区内,讲解员为学生们讲授咖啡知识。
步入庄园体验区,浓郁的咖啡香气瞬间包裹了充满好奇的学生们。在咖啡课堂上,老师用生动的语言揭开咖啡奥秘:从豆种识别到咖啡历史的文化长卷,孩子们听得入迷,眼神里闪烁着探索的光芒。实践环节,大家围坐在桌前认真和讲解员学习制作手冲咖啡。随着琥珀色的咖啡液倒入杯中,孩子们纷纷仔细地品尝起来,互相分享感受。从研磨豆子、控温、手冲注水到品尝,每一个环节都让孩子们学习到了不少咖啡手冲技巧和品鉴知识。
咖啡课堂上老师为学生讲解咖啡的历史与发展。
学生们认真听讲。
“在课堂上,我了解了不同的咖啡种类,听老师讲了咖啡是怎样被发现的,以及咖啡传入中国的历程。这次研学非常有趣,我希望下次还能参加,学习更多的咖啡知识。”思茅区第七小学四年级学生姜世芸说。
讲解员讲授咖啡豆的相关知识。
学生观看学习手冲咖啡。
走出课堂,绿意盎然的咖啡园是更广阔的教室。讲解员摘下裹着绿皮的咖啡豆,让学生们观察、触摸、嗅闻,近距离学习咖啡生长的环境知识,了解咖啡果从青涩到成熟的生命历程,感悟阳光、雨露、土壤对一杯好咖啡的影响。在庄园接待中心,各种各样的咖啡产品让他们大开眼界,经典咖啡豆、便捷的挂耳包、速溶咖啡让孩子们直观感受到了普洱咖啡的多元魅力。
接待中心大厅。
学生观察咖啡树。
“今天的活动中,我和同学们参观了咖啡园,跟着老师认识咖啡树,了解咖啡果生长的过程,学习到了许多咖啡的知识,我对咖啡越来越感兴趣了。”思茅区第七小学三年级学生孙梓超说。
学生嗅闻不同品种咖啡的气味。
普洱作为咖啡核心原产地,咖啡文化底蕴深厚。近年来,思茅区依托得天独厚的地理禀赋,积极推动“咖旅融合”,打造特色庄园,“咖啡+研学”模式日益受到青睐。此次咖啡研学活动,正是将原汁原味的原产地咖啡文化融入美育的创新实践,不仅让孩子们在沉浸式体验中增长咖啡知识,更在他们心中埋下一颗原产地咖啡文化的种子,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新时代少年。
学生在咖啡园感受原产地咖啡文化。
咖啡庄园环境。
“我们希望通过这次研学活动,把课堂拓展到田野里,让孩子们在咖啡园的实践探索中,真切拥抱幸福与快乐。作为普洱儿女,希望孩子们能深入了解家乡、热爱故土,以深厚的咖啡文化浸润心灵,茁壮成长。”思茅区第七小学教师李承桓说。
手冲咖啡。
这场“从种子到杯子”的咖啡文化探索之旅,既充满知识性又富有趣味性,让普洱原产地咖啡文化巧妙地融入了思想政治教育之中,为学生们打开了一扇深入了解普洱咖啡的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