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区动态
您当前的位置:云南网 >> 普洱频道 >> 县区动态 >> 正文
西盟:民生“小切口”绘就乡村振兴“大画卷”
发布时间:2025年07月08日 09:13:40  来源: 西盟云

  原标题:一线看发展丨西盟:民生“小切口”绘就乡村振兴“大画卷”

  在乡村振兴一线,西盟县广大党员干部们正用“脚步丈量民情”,从修缮公厕到健康义诊,从清淤疏堵到产业振兴,一个个民生“小切口”精准对接群众需求,悄然改变着村村寨寨面貌,将“急难愁盼”清单化作了“幸福账单”,悄然重塑村寨面貌。

  晨曦中的西盟县勐卡镇永业村,云雾缭绕的青山与独具民族风情的屋舍相映成趣,蜿蜒的村道串起炊烟袅袅的烟火气。随着雨季的来临,驻村工作队接到群众反映,永业村第一村民小组篮球场旁的天然土墙每逢雨季存在坍塌风险,存在安全隐患;且原先组内排水沟堵塞,导致排水不畅,下雨后存水溢出造成路面积水,影响村民出行。

  面对篮球场旁天然土墙的坍塌风险,驻村工作队了解到这一情况后,立即组织人员赶赴现场勘查,并为群众提供水泥用于修建挡土墙和排水沟,彻底解决了村民雨季的担忧。

  “组里重新修整了挡墙,环境变好了,下雨天再也不用发愁了。”永业村村民岩光抚摸着新砌的水泥挡墙感慨道:“以前雨季土墙哗哗往下掉石头,根本不敢让孩子在球场玩,现在终于能安心了。这对我们组来说真是件大好事!”

  解决群众急难愁盼,才能增进民生福祉。聚焦于群众反映强烈、迫切需要解决的现实问题,只有让乡村党员干部“动起来”,才能切实改善乡村群众的生活条件和生活质量,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地惠及乡村群众,增强他们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在岳宋乡,人大代表积极参加“我为群众办实事”主题活动。他们深入群众家中,了解衣食住行、工作就业、医疗教育等群众最关心的现实问题。并帮助未落户群众解决落户问题,耐心讲解落户所需材料和办理程序。

  乡人大主席团主席杨乔华说:“群众的‘烦心事’就是代表的‘心头事’,要想群众之所想,急群众之所急,为民办实事、办好事。”

  教育、医疗、环境卫生、产业振兴等问题,同样是基层治理的重要一环。

  在勐梭镇他朗村,县中医医院、镇新时代文明实践所医务工作者、志愿者共同开展的健康义诊活动在村里举行。

  “医生讲的预防办法,志愿者用我们的话一讲,就全明白啦!回家就知道该怎么注意卫生、防生病了。”村民岩对笑着说。

  医护人员认真倾听村民的健康诉求,详细询问病史和生活习惯,针对不同病症给出专业的治疗建议和用药指导;并提供免费测血压、测血糖服务,以及针灸、刮痧、穴位贴敷等中药传统疗法体验服务。

  在中课镇嘎娄村,村党支部党员则坚持“党建引领、产业富民”的发展思路,积极探索蛋鸡养殖特色产业,并牵头成立专项工作组,采取“党支部+合作社+农户”的运营模式,选定养殖经验丰富的尼布勒作为项目负责人,带头发展蛋鸡产业。

  “每天都有订单,我对蛋鸡产业很有信心!”尼布勒表示:“下一步,村里将扩大规模,带动更多农户参与,同时探索鸡蛋深加工和有机肥生产,延长产业链。”

  目前,合作社养殖的蛋鸡已进入产蛋高峰期,每日可稳定产出鸡蛋约700颗,既满足了本地市场需求,又为村民开辟了一条增收致富的新路径。

  从修缮公厕到疏通沟渠,从健康义诊到产业振兴,西盟县的党员干部以一件件“暖心事”回应群众期盼。这些看似微小的改变,正汇聚成乡村振兴的温暖力量,让“急难愁盼”变成“幸福账单”,在乡村振兴的壮美画卷上书写更加温暖的民生答卷。

责任编辑:杨子双
关注云南发布
关注云南网微信
关注云南网微博
新闻爆料热线:0871-64160447 64156165 投稿邮箱:ynwbjzx@163.com
云南网简介 |  服务合作 |  广告报价 |  联系方式 |  中央厨房 |  网站声明
滇ICP备08000875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3120170002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2511600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滇)字 04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号:(云)字第00093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滇B2-20090008 ® yunnan.cn All Rights Reserved since 2003.08
未经云南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
24小时网站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871-64166935;举报邮箱: jubao@yunnan.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