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53年坚守 哈尼绣娘让千年文化“穿”在身上
在云南省墨江县联珠镇班中村,61岁的哈尼族绣娘蔡凤英用53年的光阴,将哈尼文化一针一线绣进服饰里。从八九岁初次拿起针线,到如今成为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她始终坚守着哈尼族碧约支系的刺绣与编织技艺,让古老的图腾在现代依然鲜活。
一块块青黑色的土布随着蔡凤英的飞针走线,逐渐焕发生机。栩栩如生的白鹇鸟展翅欲飞,庄严神圣的竜树苍翠挺拔——这些哈尼人心中的吉祥图腾,经过她的巧手跃然布上。红、绿、白、蓝的丝线交织出哈尼族的山川河流与生活百态,每一件作品都承载着民族记忆,成为展现哈尼族生活的斑斓画卷。她不仅潜心钻研技艺,更无偿传授给年轻一代,如今已培养十余名徒弟,连女儿和儿媳也接过了传承的接力棒。
“我做哈尼服饰,是为了传承哈尼文化,让哈尼文化走出大山,走向世界。”蔡凤英的愿望朴素却坚定。
“今天体验到了我们哈尼族的刺绣,也是在一针一线里面深切地感受到了墨江哈尼文化的丰富内涵,非常打动人心,我很喜欢我们哈尼族的传统文化,也希望越来越多的人能够看到这些璀璨的民族文化。”游客龙梦翼说。
从县级非遗到省级荣誉,从家庭作坊到慕名而来的顾客,她几十年如一日的坚守正让传统技艺焕发新生。如今,她还在家里设立展室,让这一方天地成为文化的容器,承载着针线间的千年哈尼故事,向世人诉说古老民族的智慧与浪漫。(龚鑫 龙梦翼 赖秀红 常双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