频道头条
您当前的位置:云南网 >> 普洱频道 >> 频道头条 >> 正文
林中有“碳”亦有“金”!看宁洱如何走出生态价值转化新路径
发布时间:2025年07月01日 16:28:48  来源: 宁洱发布

  原标题:林中有“碳”亦有“金”!看宁洱如何走出生态价值转化新路径

  林业碳汇是近年来宁洱县开辟出的乡村振兴新领域,通过将森林碳汇量纳入生态产品价值核算体系,探索“碳汇+乡村振兴”模式,走出了一条生态价值多元转化的特色路径。

图片

  自2022年获评国家林业碳汇试点县以来,宁洱县依托87万亩人工造林、340万亩天然林的自然资源禀赋和全县因受病虫害危害林分28.66万亩的实际,实施造林增汇、森林抚育增汇、退化林修复增汇等3种增汇措施,成功开发出了“NCER”碳普惠产品,可应用于大型活动碳中和、生态司法+碳汇补偿、零碳产品、零碳景区、零碳园区以及建设项目使用林地碳汇损失补偿等多个领域。同时还积极引入外部资源,在抚育后的林地里种植中药材,建立中药材加工中心,来拓宽林农增收渠道、带动农村经济发展。

  “作为国家林业碳汇试点县,我们的目标不仅是通过碳汇交易带动农民增收,更要将碳汇理念融入当地产业发展。”中国宝武集团挂职干部、宁洱县人民政府副县长高炎介绍,全县1300亩森林抚育基地在实现固碳增汇的同时,还利用林下空间发展黄精种植,通过复合型经营提升林地产值,让碳汇收益与林下经济共同助力农民增收。

图片
图片

  在推进林业碳汇试点工作中,宁洱县探索促进林业碳汇消纳与拓宽碳汇应用场景。率先垂范建设项目使用林地碳汇损失补偿机制,该机制鼓励林地使用者通过认购林业碳汇来进行碳汇损失赔偿,不仅有效保护了林地资源,还促进了碳汇市场的活跃。并以数字赋能,打造碳汇交易新平台。

图片

  当地还创新推出零碳咖啡产品“宁小豆”,每销售一盒咖啡即拿出1元用于购买碳汇,实现产品碳中和。凭借独特的碳足迹、碳标签形象,“宁小豆”迅速获得市场认可。据宁洱优瑞商贸有限公司董事长鄢忠秀介绍,通过与上海方合作打造区域公共品牌,企业销售额实现大幅增长,2025年累计销售额已达4175万元。

  “在今后工作中将不断完善‘宁碳惠’小程序,拓展碳汇交易应用场景,包括大型活动碳中和、生态司法+碳汇补偿、零碳产品、零碳景区、零碳园区、义务植树以及建设项目使用林地碳汇损失补偿等多个领域,积极倡导并促进碳汇交易,助力乡村振兴。”宁洱县林业科技推广中心主任潘蕊说。

图片
图片

  目前,仅2024年化良村村民通过林下种植滇黄精,每亩增收310元,带动500余人就业,户均增收2000元,形成“碳汇增值+林下增收”双轮驱动模式,拓宽林农增收渠道。

  “刚开始只种了三亩,现在已经扩大到50亩。”宁洱镇化良村老朱寨小组组长朱发春介绍,化良村良好的气候和生态条件让滇黄精长势喜人,林下种植的经济效益十分可观,这种发展模式值得进一步推广。

  截至2024年12月,宁洱县已完成碳汇交易69单,交易量达5967.05吨CO2e,交易金额20.92万元,66户农户获得首批碳汇收益分成61005元,为当地的乡村振兴注入了新的活力。(杨媚 刘梦星)

责任编辑:官媛敏
关注云南发布
关注云南网微信
关注云南网微博
新闻爆料热线:0871-64160447 64156165 投稿邮箱:ynwbjzx@163.com
云南网简介 |  服务合作 |  广告报价 |  联系方式 |  中央厨房 |  网站声明
滇ICP备08000875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3120170002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2511600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滇)字 04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号:(云)字第00093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滇B2-20090008 ® yunnan.cn All Rights Reserved since 2003.08
未经云南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
24小时网站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871-64166935;举报邮箱: jubao@yunnan.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