频道头条
您当前的位置:云南网 >> 普洱频道 >> 频道头条 >> 正文
思茅云仙:党建引领基层治理 绘就新时代云仙“枫景”
发布时间:2025年06月23日 16:44:08  来源: 茶城思茅

  原标题:思茅云仙:党建引领基层治理 绘就新时代云仙“枫景”

  思茅区云仙乡以党建为引领,紧扣基层治理现代化目标,将新时代“枫桥经验”深植乡土,通过一系列创新举措,实现矛盾纠纷源头治理、多元化解,打造出具有云仙特色的“党建红”与“治理绿”交相辉映的基层治理新格局。

  三级联动:把“责任链”变成“服务链”‌

  基层治理的根基在于组织体系的完善。云仙乡结合思茅区“乡干部+村组干部+政法干警”三方编组及挂联单位协同机制,建立了“区处级领导包乡—乡党政班子包村—干部职工包组”三级责任链,将全乡113个村民小组、3个非政策移民点和2个集镇纳入服务范围,实现治理单元全覆盖。以曼东山村为先行示范点,探索推广“党建+网格+积分制”基层治理新模式。领导干部定期下沉调研办公,党员干部包户结对,建立“民情台账”动态记录村民信息,依托数字化平台,整合乡派出所、司法所等多部门数据资源,形成“智能预警—精准派单—限时处置”闭环管理,做到矛盾隐患实时追踪、问题诉求迅速响应,推动96个基层党支部成为治理前沿阵地,实现了“支部建在网格上、党员沉到群众中”的治理格局。

图片
网格员业务培训。

  网格积分:以“新制度”激发“大能量”‌

  制度是激发治理活力的关键抓手。针对以往网格员管理中存在的职责不清、激励不足等问题,云仙乡积极探索“精细化管理+人性化激励”的管理方式,制定《网格员管理办法》,以青年党员、退役军人等为重点选拔对象,经“一事一议”“四议两公开”程序组建起涵盖“政策宣传、民情信息、矛盾调解、治安巡逻、隐患排查、便民服务”的“六员”队伍,常态化开展法律调解、应急处理等能力提升培训课程,实施绩效挂钩考核机制,年度考核合格者获补贴及表彰,优秀者纳入后备干部培养,畅通了“网格员—后备干部—‘两委’干部——村总支部书记”的晋升通道,推动网格员队伍专业化规范化,让网格员有能力更有动力,既能善用法律释法明理,又能结合传统治理经验定分止争,成为扎根基层的“治理多面手”,为治理可持续性注入强劲动能。

  同时,云仙乡将积分制与移风易俗、基层治理相融合,把人居环境整治、家庭美德、志愿服务等量化为可积累、可兑换的“治理积分”,各村因地制宜设置特色指标,村民参与调解纠纷、志愿服务均可攒积分、换物资,全乡上下形成了“以行动换积分、以积分促参与”的治理共识,群众幸福感、满意度不断提升。如今,村庄环境美了,邻里关系和谐了,文明新风也吹进了家家户户,真正实现了用“一张网”串起了基层治理的“千条线”,用“一把尺”量出了文明乡风新高度。

  “春节前的积分兑换活动相当热闹!159户村民抱着积分卡来兑换物资,累计兑了148440分。现在大家农闲都在聊‘这个月你攒了多少分’,主动参与调解和环境整治的人越来越多,积分制真成了大家参与治理的‘动力源’!”曼东山村党总支书记张文学说。

图片
“积分制”兑换活动。

  一日六步:用“全链条”提升“化解率”‌

  矛盾化解的速度是检验治理成效的标尺。云仙乡创新“一日六步工作法”,通过“日排查、日汇总、日研判、日交办、日化解、日督查”全流程管理,网格员与排查小分队通过走访、民情信箱、“随手拍”等渠道收集矛盾线索。对每日矛盾分类建档,乡村联合分析研判、定人定责限时交办,复杂案件制定专案,累计完成全乡4009户农户全覆盖排查四轮,排查矛盾纠纷264件,重点人群63人,推行一般矛盾1天办结、疑难矛盾3天调处、5天回访的“135”速处机制,综合运用“人民调解+行政调解+司法调解+柔性调解”的方式,强化“分类化解+精准普法”双推进,累计化解矛盾168件,全乡矛盾化解率达83.58%。

  谈及“一日六步工作法”,骂木村网格员周新华说起了今年3月的调解经历:“下小组走访排查时发现村民王某与邻居关系很僵,一打听才知道他因家里变故跟邻居闹了别扭。我们赶紧同驻村工作队一起做心理疏导,又把双方叫到村上的民情议事室,用‘情法理’结合的方式摆事实、讲道理,不到半天就把矛盾解开了,两家人也握手言和了!”

图片
工作组走访开展工作。

  特色品牌:融“情法理”成“一股劲”

  品牌打造让治理更具本地特色。云仙乡坚持践行“和和美美一家人”理念,将“礼之用,和为贵”融入矛盾调处全过程,打造“和事”品牌。成立“大芦山和为贵”调解工作室,组建由老党员、老教师、老村干、老族长、老模范等组成的56人“五老”调解团,并联合4家签约律所、72名“法律明白人”,提供法律咨询、文书代拟等服务,形成“乡贤调解+法治支撑”模式。选取典型调解案例制作《大芦山和事录》,以“调解故事+法条解读”形式,开展案例普法,群众法治意识不断增强。推行“和事积分”激励以及跨村联调机制,对主动参与调解的乡贤给予双倍积分和荣誉证书,整合周边村寨调解力量,实现复杂矛盾资源共享、协同化解,从源头减少矛盾增量。

  芦山村党总支副书记王怀锋对多元调解机制赞不绝口:“上个月赵某和张某因地界吵到派出所,乡调解团当天就带着卷尺来丈量,联合云仙司法所、村委会讲政策、画界限,不到48小时,两家就签了和解协议。”现在村民都说:“有纠纷找调解团,省心又靠谱!”

图片
大芦山和为贵调解室。

  从三级联动织密治理网络到网格积分激发群众参与,从“一日六步”提速矛盾化解再到乡贤聚力情感联结,云仙乡以“枫桥经验”的本土化实践,有效破解了乡村治理难题,让群众真切感受到乡村的变化与温度。未来,云仙乡将持续探索“治理+文化”“治理+产业”等融合模式,持续擦亮基层治理品牌,为乡村振兴筑牢平安稳定根基。(白佳)

责任编辑:官媛敏
关注云南发布
关注云南网微信
关注云南网微博
新闻爆料热线:0871-64160447 64156165 投稿邮箱:ynwbjzx@163.com
云南网简介 |  服务合作 |  广告报价 |  联系方式 |  中央厨房 |  网站声明
滇ICP备08000875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3120170002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2511600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滇)字 04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号:(云)字第00093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滇B2-20090008 ® yunnan.cn All Rights Reserved since 2003.08
未经云南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
24小时网站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871-64166935;举报邮箱: jubao@yunnan.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