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普洱市镇沅彝族哈尼族拉祜族自治县老街子蚕茧收购点,一个个雪白银亮的蚕茧堆满篮筐,在排队验质称重后,蚕农们将得到首批春蚕茧带来的“第一桶金”。
“半张蚕种收了31公斤鲜茧,卖了2200元。”蚕农周道发一边展示着手中的票据,一边高兴地说:“家门口的产业就是实在,不耽误干农活还能增收!”据了解,此次春蚕茧集中收购,镇沅县全镇79张春蚕种产鲜茧2883.5公斤,实现产值19.9万元,带动50余户蚕农喜获“蚕金”。
蚕桑产业是九甲镇助农增收的一项富民产业,而九甲镇的蚕茧丰收密码,就藏在“小蚕空调集中共育”技术里。为提升蚕茧质量、增加蚕农收入,多年来,九甲镇持续探索、总结养蚕经验,大力推广小蚕共育技术。通过数字化温控系统和标准化管理,蚕农领取3龄蚕后仅需20天左右精细管护即可收获。全镇最大共育户罗正燕介绍:“我育到3龄分给乡亲们,每张蚕收170元育种费,自己养3张蚕收了120多公斤茧,40多天收入超1万元!”养殖期间,技术员深入田间,从桑叶采摘到温湿度调控全程指导,让“传统养蚕”变身“科学兴业”。
据悉,今年春蚕茧平均斤价69元,九甲镇户均增收近4000元。“绿桑叶变成金票子,好日子就像蚕茧一样,一层一层越裹越甜!”蚕农们的喜悦溢于言表。如今,九甲镇正串联起规模化养殖、标准化生产、产业化经营的全链条,走出一条富民兴业的科技“丝路”。
云南网记者 高玥 胡梅君 通讯员 陈礼仙 刘汝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