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普洱市西盟佤族自治县供销合作社联合社迎来了成立四十周年的重要时刻。
1985年,西盟县乡镇企业管理局成立供销公司,网点遍布中课镇、岳宋乡等地;随后,原西盟镇设立综合商店,收购山珍矿材,销售民生百货。同年5月,县供销合作社从商业局独立分设,区级中心商店蜕变新生。
“建社初期只有3间门市部、8名职工,年营业额不足10万元。那时什么都卖,小到针头线脑,大到‘二八大杠’自行车。”县供销合作社退休职工桑万回忆道。在创社初期,他们不仅经营日常商品,更积极组织生产资料下乡,保障紧缺的化肥、农药、农具供应;同时收购农副产品,搭建城乡流通桥梁,促进城乡经济交流。这段艰苦创业的岁月里,一代代“供销社”职工常常肩挑背扛送货下乡,用脚步丈量着西盟的山山水水。
党的十八大以来,县供销合作社优化组织架构与法人治理,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积极探索市场经济新路径。不断优化农资供应,引入新型环保农资,推行“线上+线下”销售模式;拓展社会化服务,试点土地托管、统防统治等新模式,为农业现代化注入新动力;构建核心业务,形成农资供应、农产品销售、农村电商、农业社会化服务四大板块;聚焦农民需求,提供生产、销售、生活等多层次服务。
在力所乡,2022年加入供销社体系后的天源咖啡农民专业合作社,在县供销合作社的帮助下,进一步拓宽了销售渠道,实现了群众“家门口”增收致富的美好愿景。天源咖啡农民专业合作社负责人张四妹表示:“如今,社里咖啡鲜果日收购量高峰期可达7吨左右,农户可以专心种植咖啡,合作社则帮忙将产品销售出去,让我们在‘家门口’就能实现增收致富。”
2024年,西盟县供销社全系统实现经营收入909.3万元,利润总额103.4万元,创历史新高。截至目前,已培育农民专业合作社45家,带动3159户农户增收;并成功打造西盟米荞“佤寨荞”品牌,提升产品竞争力。建设农村综合服务社,提供购物、缴费、金融等一站式服务,改善农村消费环境。
如今走进西盟县农民合作社名特优农产品展示展销中心,琳琅满目的货柜上,西盟米荞、佤山有机茶、冬瓜猪肉制品、佤族织锦等农特产品成为了市场“畅销货”。“过去西盟农产品常受物流和销路制约。如今‘供销社’的平台让农户不再愁销路。”彭丽娟表示,站在新起点上,县供销合作社将继续深化为农服务,整合资源助力佤山特产走向世界,在乡村振兴中展现新作为。
云南网通讯员 欧南罕 李毅 记者 高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