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普洱市景谷傣族彝族自治县强化科技赋能,推动产业转型升级,种植和管理两端齐发力,为甘蔗插上“技术双翼”,实现甘蔗产业发展提质增效。
景谷县日照充足、雨水充沛昼、夜温差大,为甘蔗生长提供了良好条件。甘蔗产业是景谷县的传统优势产业,也是景谷县域经济支柱产业之一。为实现产业可持续发展,景谷县大力推广新植“六化”(机械化、标准化、良种化、轻简化、用肥科学化、科技化)种植技术和宿根“三化”(破松培一体化、药膜肥一体化、用肥科学化)管理技术。依托云南省农业科学院甘蔗研究所,建立起“专家团队+技术骨干+科技示范户”的支撑体系,通过技术人员联动分片挂钩方式,全面提高甘蔗种植技术和管理水平。自2018年以来,先后引进46个甘蔗新品种进行试种观察,筛选出4个早熟高糖高产高抗新品种进行推广,使得甘蔗每亩单产提高1.5吨、增收630元以上。如今,在景谷县的甘蔗地里,机械化耕作、病害“无人机”统防统治、“良种+药膜肥”一体化等关键技术得到广泛应用,既降低了种植成本,又提高了生产效率和甘蔗质量,为甘蔗产业的可持续发展注入了强大动力。
此外,景谷县的甘蔗产业发展从未止步于“榨糖”。在景谷洋浦南华糖业的生产线上,甘蔗经过压榨、提纯、结晶,化身为晶莹的白砂糖,日产达320吨,一级AA类糖占比88.55%,品质领跑行业。而榨糖后的“废料”也物尽其用——制成纸浆生产生活用纸,真正实现“一棵甘蔗吃干榨尽”,年创造工业产值2.5亿元,带动8000余个就业岗位。
目前,景谷全县大力推广早熟高糖优质品种,单产最高达13吨/亩,产糖率突破13.3%,创历史新高。新植“六化”种植技术和宿根“三化”管理技术让甘蔗种植每亩节约成本300元,蔗农实现“轻装上阵”。未来,景谷县将继续深耕甘蔗产业,以绿色、可持续发展为引领,不断扩大种植规模、提升产品品质、延伸产业链条,到2027年将甘蔗种植面积稳定在20万亩,产量100万吨,为乡村振兴注入“甜蜜动力”。
云南网记者 高玥 通讯员 欧娅 黄斯超